得了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按病因甲减可分为:

1.原发性甲减 系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甲减。

2.继发性甲减 包括垂体病变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甲减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使垂体产生TSH减少而引起的甲减,

3.周围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系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无反应引起的甲减。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低下,组织器官的代谢需要及血液供应减少,心脏能量供应及耗氧量均减少。因此,心搏量减少,心率减慢,心排血量降低。由于产热减少,为了维持恒定体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及附属物营养障碍;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组织中嗜水性黏多糖和黏蛋白堆积,造成浆膜腔积液,如胸膜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全身黏液性水肿;由于心肌及其间质发生黏液性水肿,心肌许多酶活性受到抑制,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心肌内儿茶酚胺受体减少,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假性肥大、心脏扩大;甲减时血胆固醇分解代谢速度减慢,致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长期高脂血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有发生心绞痛的病理基础。

2.病理

心脏的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肉眼见心脏呈球形扩大,心脏表面苍白,松软无力;光镜下观察到肌原纤维肿胀,条纹消失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核大小不等,变形及空泡变性,心肌细胞间有黏蛋白和黏多糖沉积;电镜下可见肌膜,核膜呈锯齿状,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减少,肌浆网及横管扩张等。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