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病毒颗粒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85~120nm,外被包膜,光学镜下在鼠脑的感染组织中可见到吉姆萨染色呈嗜碱性的有如红细胞大小的胞质包涵体,而在电镜下的超薄切片中可辨认包涵体所集聚的核糖体样致密颗粒,这些可能是抗原或病毒亚单位结构。

成熟的病毒颗粒是从核周围的高尔基体囊泡壁上芽生出来的,分子量为(3.26±0.46)~108,蔗糖浮密度为1.16~1.18g/cm3,该病毒对温度的变化以及酸和乙醚均甚敏感,56℃ 30min可完全灭活,置于普通冰箱中4℃24h,可使感染滴度显著下降,但在冰盒内50%中性甘油盐水中,则可保存半年以上,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法能保存病毒长达数年之久。

(二)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损伤较严重,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发生皮疹,脱水,凝血功能障碍乃至极度贫血,重要器官出现病变,肺,肝,肾等细胞变性或坏死,发生肺水肿,肝脏大面积坏死,脑实质水肿,脑出血等,可见肺和肾功能障碍。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