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椎动脉由两侧锁骨下动脉发出,在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经枕骨大孔入颅后,于脑桥下缘汇合成基底动脉,至中脑处分成左右两侧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在颅内分出许多分支,其供血区包括脑干内的脑神经,上行与下行传导束,听觉前庭器官,颞叶,枕叶及丘脑等处,供血不足时,便出现复杂的临床症状,且因受损部位,程度,侧支循环的情况不同而有差异,病因绝大多数为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其他如低血压,脑动脉炎,颈部大血管扭曲,心脏病,血管畸形,血高凝状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也可能是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某一动脉原有严重狭窄或闭塞,平时靠侧支循环尚可维持该处的血液供应,一旦血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靠侧支循环供血的区域即可发生短暂性缺血。
②机械因素:椎动脉因动脉硬化或先天性迂曲,过长而扭曲,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当头颈部过伸,过屈,或向一侧转动时常可出现供血不足。
③血管壁病变:最常见者是脑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动脉硬化两种,此外,尚可有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异常,血管损伤等因素。
④其他:如脑动脉盗血综合征,脑血管痉挛,高凝状态,严重贫血等,总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多因素综合所致,以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最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