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贾第虫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儿贾第虫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贾第虫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虫由Leeuwenhoek(1681)首先在自己粪便中发现,Lambl(1859)详细描述了其形态,并命名为肠贾第虫(Lamblia intestinalis),Stiles(1915)提出重新命名为giardia lamblia以纪念本虫的两位发现人Giardia和Lambl,本虫分类学属于肉足鞭毛门,动鞭毛纲,六鞭虫科,双滴虫目,贾第属,该属下除有寄生在人体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lamblia)外,还有寄生在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体内的多种贾第鞭毛虫,如牛贾第虫(G.bovis),马贾第虫(G.egui),鼠贾第虫(G.muris)等。

1.形态

本虫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如同纵切的半个梨子,故而得名。

前端圆钝,后端尖细,背面隆起呈半圆形,腹面扁平,虫体长9~21μm,宽5~15μm,厚2~4μm,腹部前半部内陷形成吸盘,虫体即借吸盘吸附在肠黏膜表面,虫体左右对称,有四对鞭毛,两对侧鞭毛分别位于虫体两侧,一对腹鞭毛位于虫体腹面,一对尾鞭毛向虫体后方伸展,鞭毛摆动可使虫体作迅速的翻转运动或左右摆动,染色后滋养体细胞质呈颗粒状,虫体前部中线两侧有两个细胞核,内有一个大的核仁,基体四对,其中两对明显可见,分别与轴柱和前侧鞭毛相连,轴柱向后延伸,连接一对尾鞭毛,在轴柱中部有一对半月形的中体,包囊为椭圆形,长8~12μm,宽7~10μm,囊壁与虫体间有不均匀的空隙,未成熟包囊有两个核,成熟包囊有四个核,囊内虫体除无游离的自由鞭毛外结构与滋养体相同,扫描电镜观察滋养体背面隆起,表面呈橘皮样,腹吸盘为一不对称螺旋形结构,由单层微管组成,虫体周缘具有突出的伪足样周翼,透射电镜发现鞭毛源自基体,基体先发出裸露的细胞质组成的轴丝,轴丝延长体外则形成鞭毛,鞭毛横断面结构由九对周围微管和两根中央微管外包鞘膜组成,整个虫体由微管支持,中体(median body)位于两核的后端,为一对微管状结构,无膜包绕,即旧称副基体,虫体背面有一层扁平的囊泡,虫体细胞质中充满游离核糖体和多聚核蛋白体,但无线粒体,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溶酶体等细胞器,扫描电镜观察包囊壁表面呈橘皮样,凹凸不平,有细纹理,囊壁为十余层膜结构组成。

2.生活史

本虫生活史简单,滋养体寄生在小肠,尤其以十二指肠最多,胆囊,肝脏,胰等均可发现,滋养体以吸盘附着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上以渗透方式获取营养,以纵二分裂法繁殖,部分滋养体从肠壁脱落,随内容物进入小肠末段并形成包囊,与粪便排出体外,人经口摄入包囊后,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包囊内四核虫体脱囊而出,胞质分裂成两个滋养体,在急性期腹泻便中为滋养体,慢性期成形便中则以包囊为主,人粪便中包囊数量较大,一昼夜排包囊量可达数亿甚至百亿个,蓝氏贾第鞭毛虫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生存,国内已获得两株纯培养虫株(北京株和四川株)。

(二)发病机制

1.贾第虫的致病性

一般认为发病情况与虫株的毒力,机体免疫状况和共生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滋养体以吸盘吸附在肠黏膜表面,造成机械性刺激与损伤导致黏膜炎症,虫体大量繁殖时,可大片覆盖肠黏膜,影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的吸收,虫体还与宿主竞争腔内营养,肠内菌群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可使肠功能失常。

2.免疫反应

近年来认为,人体免疫因素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滋养体表面抗原成分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激活免疫细胞,抑制或杀伤虫体,其中82kDa/88kDa抗原存在于滋养体细胞表面和鞭毛上,56kDa/57kDa抗原也存在于虫体细胞表面,该抗原在自然感染过程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IgA和IgG抗体,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大多数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IgM,IgG,IgA抗体通过直接细胞毒作用,补体介导溶解作用和调理作用,使虫体杀伤,溶解或被吞噬,另外肠黏膜可查到分泌型IgA抗体并获得一定免疫力,可通过凝集影响虫体活动;或作用于参与吸附作用的虫体表面成分,阻断虫体吸附于肠黏膜,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由于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因而对本虫易感且发病率高。

3.病理学

病变多累及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严重者胆囊,胆管,小肠末端,阑尾,结肠,胰管,肝管等均可受到侵袭,小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浅表性溃疡,肠微绒毛水肿,变性及空泡形成,重度感染时微绒毛增厚,萎缩,黏膜下层和固有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