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动脉瘤有局部症状或颅内压增高表现者,以及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尚需要与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脑出血,烟雾病,颅脑损伤,血液病,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
1.发病急,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与体征。
2.可有动眼神经麻痹等局源症状。
3.头部CT可显示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显示动脉瘤。
4.脑血管造影能确诊动脉瘤的部位与形态。
1.颅内肿瘤
鞍上区动脉瘤常误诊为鞍区肿瘤,但鞍上区动脉瘤没有蝶鞍的球形扩大,缺乏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颅内肿瘤卒中出血多见于各种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垂体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在出血前多有颅内压增高及病灶定位体征,无再出血现象,据CT扫描及脑血管造影可容易鉴别。
(1)星形细胞瘤:下丘脑或视交叉星形细胞瘤亦为鞍上占位,但形态不像动脉瘤规则,而且强化不如动脉瘤明显。
(2)垂体瘤:向鞍上生长,常呈葫芦状,动脉瘤可有类似表现,但动脉瘤一般无鞍底下陷,正常垂体结构亦保存。
(3)颅咽管瘤:以青少年多见,当为实质性肿块时,与动脉瘤可有类似改变,但其钙化多见,强化常不及动脉瘤明显。
2.脑血管畸形:一般病人年龄较轻,病变多在大脑外侧裂,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出血前常有头痛(66%),癫痫(50%以上)及进行性肢体肌力减退,智能减退,颅内血管杂音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多无脑神经麻痹的表现。
3.高血压性脑出血: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高血压史,突然发病,意识障碍较重,可有偏瘫,失语为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多在基底节丘脑区。
4.烟雾病:年龄多在10岁以下及20~40岁,儿童常表现为脑缺血性症状伴进行性智能低下,成人多为脑出血性症状,但意识障碍相对较轻,脑血管造影可见颅底特征性的异常血管网,以资鉴别。
5.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于任何年龄,有明显的头外伤史,受伤前无异常,可伴有其他颅脑外伤的表现,如头皮裂伤及颅骨骨折等。
6.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在发病前即有血液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血液检查及骨髓检查不难区别。
7.脊髓血管畸形:多在20~30岁发病,出血前常有双下肢或四肢麻木,无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时多无意识障碍,出现剧烈背痛伴急性脊髓压迫症,不难鉴别。
8.脑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史,多在安静时发病,发病相对较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脑脊液内无红细胞,CT扫描示脑内低密度区,足以区别。
9.医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抗凝治疗,胰岛素休克及电休克治疗等均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凭治疗史鉴别不难。
10.其他疾病:各种结缔组织疾病如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红斑狼疮,各种炎症如脑炎,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布氏杆菌病,流感,百日咳等,急性风湿热,严重肝病,出血性肾炎,过敏性肾炎,抑郁症等,均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这些病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少见,根据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检查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