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动脉栓塞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急性动脉栓塞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急性动脉栓塞诊断鉴别

诊断

1.定性诊断

患者突然发生严重的肢体缺血征象,相应动脉搏动消失,即有“5P”征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特别是伴有心房纤颤,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或腹主动脉瘤的病员,可明确诊断。

2.定位诊断

栓子阻塞的位置可通过:①最初疼痛的位置;②正常脉搏消失的平面,皮温皮色等改变的平面;③非创伤性检查(如多普勒超声等);④肢体循环紊乱的范围;⑤栓子易于停留于动脉分叉处等特点来确定。

3.程度诊断

根据临床体征和检查结果,可将急性动脉栓塞分为3类:

(1)轻度缺血:此类患者有严重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较轻,从发病到就诊往往有几天时间,体征除患肢苍白,皮温下降外,无运动和感觉障碍,动脉闭塞远端尚无继发血栓或范围较小,侧支循环丰富,此类患者可有较充裕的时间做相应的检查和手术前准备,可根据具体病情,考虑采取抗凝溶栓保守治疗。

(2)中度缺血:临床患者大部分属此类,静息痛明显但能忍受,有轻度的感觉障碍,如对轻触觉敏感性下降,但无运动障碍,需积极地进行手术前准备,及时手术取栓。

(3)严重缺血: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腓肠肌僵硬,皮肤有紫斑或水泡等,常需截肢以挽救生命,有些学者指出,严重缺血的患者如行动脉取栓重建术,病死率高达50%~75%,如果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无肾功能不全,仅有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但无肌肉僵硬,骨筋膜室综合征和皮肤紫斑等时,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大部分患者还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多数常会遗留患肢麻木,足下垂等神经损伤的后遗症。

鉴别诊断

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动脉缺血,鉴别诊断要点为:①起病不如动脉栓塞急骤,肢体苍白,发冷的平面较为模糊,②既往有慢性动脉缺血的病史,如间歇性跛行及由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营养障碍性改变,③动脉造影可见广泛的粥样硬化,动脉管壁不光滑,不规则扭曲,节段性狭窄或闭塞,已有较多的侧支形成等表现,与动脉阻塞同时存在。

2.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如股青肿时,肢体极度肿胀对动脉的压迫和强烈的动脉痉挛,可以造成动脉供血障碍及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但全下肢明显肿胀,浅静脉代偿性扩张,皮肤温度正常或略升高等临床表现,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可与动脉栓塞相区别,多普勒听诊能清晰闻及动脉搏动声,踝/肱指数通常>0.5。

3.心脏排血量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败血症脱水以及严重创伤等,都可使心脏排血量急剧减少,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全身血管收缩,四肢血管灌注锐减,肢体冰冷,甚至出现皮肤花斑,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但除心脏本身疾病的表现外,肢体厥冷等应同时累及四肢,在抗休克,血容量恢复,心脏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肢体动脉低灌注状况也随之缓解。

4.夹层动脉瘤:较少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一侧或双侧髂动脉,可导致下肢动脉急性缺血,通常夹层动脉瘤的症状较突出,患者有高血压,剧烈的背部或胸部疼痛等症状。

5.腘动脉或股动脉瘤:急性血栓形成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在相应的解剖部位可扪及搏动性肿块,双功彩超可证实有动脉瘤及腔内血栓形成。

6.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特殊而又严重的类型,肢体极度肿胀,青紫,浅静脉扩张,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不能扪及,但肢体仍然是温暖的。

7.动脉内膜分离:动脉内膜分离引起腔内假性窦道压迫动脉腔,可伴有远端动脉栓塞性阻塞,但这些病人常有胸背痛,长期高血压病史,听诊有杂音,胸片有纵隔增宽等有助于诊断。

此外,周围动脉瘤血栓形成,腘动脉受压综合征(popliteal entrapment syndrome)以及麦角碱中毒(ergotintoxication)都可能产生间歇性跛行,严重缺血症状需加注意鉴别。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