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简介分享到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可发病于胎儿和新生儿的早期。当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时,通过妊娠,分娩,此抗原可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当此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循环时,可使其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这对孕妇无影响,但病儿可因严重贫血、心衰而死亡,或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而死亡,即使幸存,其神经细胞和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等,都将受到影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50%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黄疸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月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30000元)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