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巴瑞特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巴瑞特综合征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巴瑞特综合征简介分享到

巴瑞特综合征(Barrett Syndrome)是指食管下端粘膜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获得性病变,又称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综合征。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故称Barrett综合征。本征多继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在胃-食管反流的基础上食管易发生炎症和溃疡,因鳞状上皮不耐酸而遭受破坏,于是较耐酸的柱状上皮再生,并逐渐向上蔓延累及下段食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烧、疼痛、嗳气、反酸等。该病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因此一旦确诊,患者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严重者可行病变粘膜切除,以防癌变发生。在内镜下,按病变长度分为长段(>3cm)、短段(1~3cm)和超短段(<1cm);按病变粘膜形态可分为舌型、岛型和换周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溃疡病出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内镜下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5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

温馨提示

平时应少吃或忌食高脂肪的饮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