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患者和医生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要认真听取医生的指导建议,当然医生也要耐心倾听,尊重患者,听听患者倒到苦水,及时表达对患者的同情理解,就会使得患者感到温暖,解除戒备心理,取得患者信任。
其次,医生要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慢慢了解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慢慢地诱导患者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掌握主动。通过对话与询问,了解患者的个性、生活成长经历,为心理干预积累素材。
同时,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分析,给与宝贵的意见。慢慢地先让患者自己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同时再将不良情绪与种种身体不适联系起来,建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让患者自己意识到,有了不良情绪才有了今天的浑身不舒服,那天心情好了,病也就好了。让患者渐渐地消除不良情绪。
另外,疾病都是有一定的诱发因素的,我们作为医生的,要全面了解到患者的方方面面。努力挖掘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背景性因素,尤其是一些社会心理事件,或者一些对疾病的不合理的认知,解释这些不良认知并加以纠正,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
最后,医生要以大局为重,为患者谋取最大的利益。要时刻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始终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治疗中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等待,不能居高岭下,甚至训斥病人。引导病人走向治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