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F病人起病的初始症状与其病因有关,病人大多起病急骤,常首先出现尿量改变及氮质血症,逐渐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各种并发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表现,包括早期出现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者常见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可出现意识淡漠,嗜睡或意识障碍,部分病人还可因创伤,出血,溶血或严重感染而出现贫血。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程,典型的缺血性ARF通常可分为少尿或无尿期(oliguric or anuric phase),多尿期(polyuric phase)和恢复期(recovery phase)3个阶段。
①少尿(或无尿)期:尿量少于400ml/d(或50ml/d),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此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病人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增高,其每天升高的速度取决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状态,高分解状态可见于伴有广泛组织创伤,严重感染者,还与热量供给不足,胃肠道出血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病人常出现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不同程度的尿毒症表现。
②多尿期:进行性尿量增多表明肾功能开始恢复,当尿量超过2500ml/d时即为多尿,一般持续1~3周或可更长,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加时(需1周左右),氮质血症逐渐减轻,尿毒症状逐渐改善,由于肾功能尚未恢复,仍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各种并发症。
③恢复期:尿量恢复正常,肾功能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恢复需3个月~1年,部分病例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需1年以上才可恢复,少数患者肾功能持续不恢复,提示肾遗留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损害。
许多ATF病人临床表现缺乏上述典型病程经过,有30%~60%的ATN病人表现为非少尿型,尿量保持在500ml/d以上或可达1000~2000ml/d,常见于肾毒性药物,胸腹部大手术或肾移植后ARF,还有少数病人少尿期可超过1~2个月以上,可能与其原有肾疾患,或并非单纯ATN(伴有肾皮质或肾乳头坏死)导致ARF有关。
根据原发病因,急骤出现的进行性氮质血症伴少尿,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无尿者应首先除外存在尿路梗阻的可能,对病史和既往史不明确而急性起病的氮质血症病人,可遵循图4的思路程序进行鉴别诊断,确定为肾实质性ARF者应鉴别其损伤部位是否累及肾小球,肾血管或肾间质,确诊为ATN者,还应进一步分析其是否是少尿型或存在高分解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以期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