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内科 血液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6个月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西医治疗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 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 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y8/L再停药。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在调脾胃、复运化基础上还需重视病因治疗以及饮食调理。以扶助中焦脾胃,增加水谷精微摄纳为原则,侧重补虚,兼顾恢复脏腑功能。

1.脾胃虚弱证

主症:面黄乏力,纳呆腹胀,大便稀溏。

兼症:呕恶反酸,脘腹胀满,呃逆频作,嗜食异物。

舌脉象:舌淡,少苔,脉细弱。

治则: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方药: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白术15g 人参15g先煎 茯苓15g 陈皮10g

炙甘草6g

加减:若自觉呕吐痞闷,胃脘痛,或有腹痛泄泻等症状时,为胃虚有寒,加入木香、砂仁温胃化滞;乏力较重,反复外感者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可加用当归、黄芪益气补血,固表卫外。

方药阐述:方中用人参、炙甘草、白术、茯苓为四君子,药性平和,有助阳补气之功,适用于一切阳虚气弱,脾虚气损之证;陈皮理气和胃健脾,协同上药,发挥中焦化生之力,滋生气血。本方方药平和,简明意赅。

中成药:

①补中益气颗粒:2袋/次,日3次,口服。

2.心脾两虚证

主症: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体烧灼感。

兼症: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头痛眩晕。

舌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济生方》)。

人参9g先煎 黄芪30g 当归10g 白术10g

茯神15g 生甘草6g 远志10g 木香6g

生姜5g 龙眼肉10g 酸枣仁6g 大枣6枚

加减:本证为本病的常见病症,很多病人以此证表现为主诉就医。如以脾虚不运,气机不畅,腹胀纳呆为主要表现者加莱菔子、焦三仙行气健脾,消积化滞;如以心悸怔忡,头痛眩晕为主症者为血不养心,不可用重镇安神之品,否则伤脾败胃,更益其虚,可增加龙眼肉用量至20g,并加用柏子仁、二冬、生地黄养血安神。

方药阐述:《古今名医方论》认为方中龙眼、枣仁、当归养血补心,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脾;立斋加入远志,是以肾药通于心者补之,是所谓两经兼肾合治;以木香调畅诸气,输化药力。共奏健脾养心之功。

中成药:

①人参归脾丸:9g/次,日2次,口服。

②参麦注射液:50~100ml,日1次,静脉滴注。

3.脾肾两虚证

主症:形寒肢冷,腹痛隐隐,腰膝酸软,大便溏泄,完谷不化。

兼症:面目虚浮,爪甲不泽,质脆易碎,或伴反甲,五更泄泻,小便癃闭或夜尿频多,下肢水肿,易患外感等。

舌脉象:舌淡胖,边有齿痕,脉微弱。

治则:健脾益肾。

方药:右归饮加减(《景岳全书》)。

熟地黄30g 山药10g 山萸肉6g 肉桂6g

炮附子6g先煎 枸杞10g 炙甘草6g 杜仲10g

焦三仙各 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内金10g

加减:本证多为合并消化吸收障碍的患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以大便溏泄,完谷不化为主。脾虚较甚者加山药、党参健脾助运;以爪甲不泽,甚至反甲,水肿腰痛为主肾精不足者加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角胶、阿胶、桑螵蛸补肾固精;服用本方后自觉烦热者以肉苁蓉、巴戟天代替附子、肉桂,减少温补之力,以防壮火食气。

方药阐述:本证病因为久病及肾,肾阳不足影响脾阳运化,临床多为慢性疾病影响脾肾功能,导致铁吸收障碍,治疗强调脾肾双补。本方为肾气丸去茯苓、丹皮、泽泻治水之药,加入枸杞、杜仲、甘草等扶阳之品,使水火平补之方,化为专门补火之剂,温肾阳以补脾阳,脾肾双补,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焦三仙、内金助运化,防诸药滋腻碍胃。

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1丸/次,日3次,口服。

4.气血衰竭证

主症: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心悸气促,大汗淋漓。

兼证:嗜睡昏迷,神识不清,头昏耳鸣,口渴引饮。

舌脉象:舌淡白,无苔,脉大而虚。

治则:补气生血。

方药: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当归10g 黄芪50g

加减:此型临床少见,为危重类型。心悸气促,怔忡健忘者为阴血虚甚,血不养心,加炙甘草、人参温补心阳;视物模糊,容易激惹者为血虚已极,肝不藏血,加白芍药、熟地黄、鸡血藤养血柔肝明目;肌热面赤,大汗淋漓者为气随血脱,阳气将竭,加鹿茸、人参、麦冬、五味子回阳固脱,敛汗除热;神识昏迷,手足抽动者为气血衰竭,神明失守,需分清闭证或脱证,先给予开窍醒神,再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回阳益气补血。

方药阐述:李东垣认为,“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当归味甘而厚,能滋阴养血,黄芪味甘而薄,能补益阳气。然而有形之血不能自生,必须得阳气的温煦而后才能生,即所谓“阳生阴长”,本方黄芪五倍于当归,即为此理。

中成药:

①参麦注射液:50~100ml,日1次,静脉滴注。

②参附注射液:20~100ml,日1次,静脉滴注。

5.肝胃不和证

主症: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目眩,反酸呃逆,纳差呕恶,急躁易怒。

兼证:月经不调,口苦咽干,两胁胀痛,或见黑便,失眠多梦。

舌脉象:舌淡,苔腻,脉弦细数。

治则:疏肝和胃,滋阴养血。

方药:一贯煎合香砂养胃丸加减。

沙参10g 黄芪50g 生地黄15g 枸杞10g

麦冬10g 当归10g 川楝子10g 砂仁10g

陈皮10g 茯苓10g 炒白术15g 香附10g

藿香10g 枳实10g 肉豆蔻10g 甘草10g

加减:该方阴阳平和,以调理肝胃为治则。若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肝胃不和,导致气血化生障碍,血虚则心脾失养,加酸枣仁、茯神、知母;若情绪急躁、口苦目涩、两胁胀痛明显为肝郁气滞,经气不疏,去生地、沙参,加柴胡、党参、半夏和解少阳。

方药阐述:方中沙参、生地黄、当归、麦冬、枸杞子滋阴养血柔肝;川楝子、香附、陈皮行气解郁;白术、豆蔻、茯苓、甘草健脾和中;藿香、枳实行气化湿。共奏疏肝和胃,滋阴养血之功。若寒热互结心下痞满者可选半夏泻心汤加减。

中成药:

①柴胡舒肝丸:1丸/次,日2次,口服。本药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②龙胆泻肝丸:1袋/次,日2次,口服。该方苦寒伤胃,仅能短期服用,需注意防止过用伤及脾胃,影响本病后续治疗。

③加味逍遥丸:1丸/次,日2次,口服。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