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6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慢性筛窦炎西医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包括鼻腔滴用粘膜血管收缩剂和抗生素,负压置换术,物理疗法等,适用于儿童及身体衰弱,有全身疾病的患者。
二、鼻内筛窦切除术
1、适应症
(1)慢性筛窦炎,经保守法无效者。
(2)筛窦区多发性息肉,经多次鼻内手术摘除后仍复发者。
(3)筛窦炎已有或疑有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4)用作额窦手术或蝶窦手术的先行步骤。
(5)原发于筛窦的肿瘤和囊肿。
(6)霉菌性筛窦炎。
2、禁忌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血液病患者。
3、手术操作
(1)鼻腔顶壁为筛板,此筛窦顶略低,筛板外缘与筛窦内侧壁之间的交角处很易受到手术损伤,因而手术中器械不应超过中鼻甲附着处平面太多,以免误入颅内引起脑脊液鼻漏和脑膜炎。
(2)在筛窦和蝶窦的外上角薄层骨壁之处有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如果损伤可致严重并发症,应予注意。
(3)筛窦外侧壁极薄,称为纸样板,有时呈自然缺损,有时已被上次手术者造成缺损,手术中应予注意,不可误入眶内,以免引起眶内并发症。
(4)前组筛窦的鼻骨气房与泪窦窝相隔,手术操作中可用小镰状刀在鼻丘处行弧形切开,做成粘膜瓣并向下翻转,然后用锐匙向外压进入鼻丘气房,再用匙刀向后轻压,自上而下,从前向后,由内向外,逐步刮碎所有病变气房,碎骨片,息肉,残留的粘膜,可以用吸引器或匙钳取出,直至能看到白色筛窦顶壁和纸样板为止,此时可以看到蝶窦口,探针亦可进入额窦。
(5)中鼻甲病变术后可望恢复,故应予以保留,可将其用作进入后部的标志,若中鼻甲过于肥厚或含有气房(泡性中鼻甲),可在最后连同内壁一并咬去。
(6)在操作过程中,照明必须充分,应随时吸净腔内血液,也可用浸有肾上腺素的棉片或纱条试净或压迫止血,绝对禁止盲目操作或用力撕拉组织,取出的组织需经过术者检查,如果有黄色柔软的脂肪组织,应立即停止在该处操作,以免使眶内受到更大的损伤,术后鼻腔可不填塞,若有渗血可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如需填塞也不宜填压太紧。
三、鼻外筛窦切除术
1、适应症
①X线鼻窦发育好,有蝶上筛房,上颌筛房者;②慢性筛窦炎并发额窦炎者;③筛窦霉菌病;④筛窦异物;⑤筛窦肿瘤;⑥筛窦炎合并眶内或颅内并发症;⑦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2、手术操作
(1)体位与麻醉 取仰卧位,用鼻粘膜表面麻醉,另以1%~2%普鲁卡因(内加少许肾上腺素)行切口皮下浸润麻醉,并向眶内侧壁骨膜下深入2cm,对筛前神经行阻滞麻醉。
(2)切口 由内眦与鼻根中线之间的眉下缘起,至眶下缘,做一长约2.5cm的弧形切口。
(3)剥离 沿骨壁弯度剥离皮下组织,显露上颌骨额突及部分鼻骨,再暴露泪骨及筛骨纸样板,然后切开骨膜,剥离暴露骨面,注意保护内眦韧带和泪囊。
(4)凿开 自泪骨处凿开进入筛房,咬除泪骨,部分上颌骨额突及纸板,扩大前组筛窦创口,在直视下咬去气房骨隔,清除全部筛窦内的病变组织,因筛窦顶壁及纸板皆在明视之下,故不易损伤,中鼻甲应予保留,此手术向后延伸可看到蝶窦前壁及其开口,必要时可进行探查。
(5)填塞及缝合 完成清理术野及止血后,用含有抗生素的细纱条填塞术腔和鼻腔,切口分两层缝合,加压包扎。
(6)术后第2天抽由填塞物,第6日拆线。
3、手术意事项
鼻内筛窦根治术既要求彻底开放全部气房,又要避免损伤邻近器官和组织,以免引起并发症,这就构成一定难度,因此有必要注意下列手术重要解剖标志。
(1)刘清明,朱世杰等认为,中鼻甲可以作为鼻内筛窦切除术的重要标志,它附着于筛骨迷路的上部内侧面,悬垂于鼻中隔和筛窦气房之间,手术是在中鼻甲和纸样板之间进行,中鼻甲的前端至蝶窦口的距离平均为34mm,可以作为筛窦切除的前后界限,中鼻甲下缘中点至筛板的距离平均为22mm,可以作为防止损伤筛板的参考数据。
(2)纸样板的定位 双侧纸样板间的距离是上窄下宽(上缘平均前部为24mm,中部为26mm,后部为28mm;下缘平均前部为32mm,中部为35mm,后部为37mm),纸样板在筛骨冠状面上呈梯形,位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的垂直面上,或在该垂直面的内侧,但不在其外侧,因此,手术中利用鼻腔外壁作为标志,可以避免损伤纸样板,或者误入眶内伤及重要神经及血管。
(3)前鼻棘可以作为外部解剖标志,该棘至视神经孔的距离平均为70mm,两点联线与正中线的夹角平均为11.7°,可提示筛窦切除术的最适范围。
筛窦解剖变异甚多,上述数据仅供参考。
四、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
该手术是一种以上颌窦和筛窦为主的多鼻窦手术,其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面部不遗留瘢痕,手术并发症少,比鼻内筛窦切除术安全,缺点是前组筛窦气房不易彻底切除。
1、适应症
经鼻窦X线摄片或上颌窦穿刺证实为慢性筛窦炎或息肉,且伴有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者。
2、手术操作
首先常规完成上颌窦根治术,彻底止血后,在该窦后内上角稍偏外侧凿开内壁进入筛窦,用刮匙或圆头咬钳逐步清除筛窦内病变,并向外侧用刮匙扩大寻找纸样板,以作为手术标志,继续向后刮除可达蝶窦前壁,必要时还可探查,前组筛窦气房及鼻额管开口附近病变,可以经鼻内清除之。
五.外鼻掀翻法双侧颌筛窦根治术
此法系1959年由Maniglva首先介绍,可在一次手术中开放双侧筛窦和施行上颌窦根治术,有手术野扩大,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减少手术次数和面部不遗留瘢痕的优点。
1、手术操作
(1)麻醉 同柯陆手术麻醉。
(2)切口 沿上唇龈沟自中线向两侧切至第三磨牙,长约6cm。
(3)暴露梨状孔并切开其粘膜,将骨膜向上分离,外侧达上颌骨前后壁的移行部,向上接近眶下孔,内侧暴露梨状孔边缘,在中线处剥离大翼软骨内脚,在梨状孔边缘,从鼻底部切开鼻腔粘膜,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达鼻骨下缘。
(4)切开鼻中隔全层 自大翼软骨下方与鼻棘分离处插入下鼻甲剪,向上剪断鼻中隔全层,达筛骨垂直板,要求一次剪齐。
(5)暴露鼻腔顶部并清理鼻腔 用拉钩将鼻唇和颊部软组织连同鼻中隔上部向上拉起,整个梨状孔即可全部暴露,用咬骨钳咬除部分上颌骨额突,鼻腔顶前部与中,下鼻甲即清晰可见,若鼻腔内有鼻息肉或中鼻甲息肉性变,应予去除。
(6)开放筛窦 用筛窦刮匙在鼻丘或筛泡处压迫筛房,由前向后,自上而下,刮除所有筛房,并用吸引器吸去血液,清除碎骨片,对无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以保留,或将其压向内上方,作为解剖标志,按鼻内筛窦开放术的要领完成后组筛窦开放术。
(7)清理上颌窦 凿开手术野内暴露出来的犬牙窝,按常规凿开上颌窦前壁,根据窦腔粘膜病变程度行部分或全部剥离去除,并行内侧壁对孔凿开,后组筛窦气房,可经上颌窦内上角后方予以凿开和清除,与鼻内筛窦开放术相配合,以达到不遗留残余感染灶之目的。
(8)手术完成后,复位鼻颊部软组织,梨状孔处粘膜不需缝合,鼻中隔切口需复位对正,用鼻腔纱条行两侧固定,不需缝合,只在唇龈沟切口处缝合数针即可,加压包扎,术后处理,同柯陆手术,第6日拆线。
六、功能性内窥镜下筛窦切除术
此手术是1978年由Messerklinger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理论化而创用的鼻科新技术,以后由Kennedy Stammberger等加以改进推广,该手术目的是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破坏性手术)改进为功能性手术(重建性手术),从而彻底治愈鼻窦炎并恢复其原有功能,按照鼻腔呼吸气流的特点,气流进入鼻腔后首先冲击中鼻甲,中鼻道和前组筛窦,因此该区最受到感染和变应原的攻击,现代理论认为筛窦发病率最高,而且也是其他各窦发病的源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重点是筛窦手术,过去认为不可逆的上颌窦,额窦和蝶窦炎症,若行手术清除前组筛窦病灶,恢复其正常鼻窦通气与引流功能,其他各鼻窦炎症也可逐渐消退,不需另行手术。
1、 术前准备
(1)器械准备 选用0,30,70,90,120度视角鼻内窥镜,不但照明度强,而且视野无盲区,多种弯曲度的筛窦钳数把,直形和变形吸引器各1把,鼻中隔手术器械1套,鼻圈套器1把,鼻刀1把,注射器和长针头(5号)各一个,鼻镊1把,剪刀1把,鼻镜1个,电凝固止血器1台,电视及录象系统1台。
(2)病人准备
①询问有无鼻内手术史,对有鼻息肉手术史者应予重视,对有服醋柳酸制剂者应延期手术。
②全身系统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化验及心电图检查。
③眼部检查 注意视力,视野,眼压,眼肌力能和眼球突出度。
④鼻部处理 剪鼻毛,行负压置换术,用抗生素药液滴鼻。
⑤备血500ml,对二次手术者需多备血。
⑥鼻窦X线摄片及CT片,注意筛窦顶及纸样板情况。
⑦手术前数日开始鼻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鼻窦炎的致病菌中常有厌氧菌,故厌氧菌培养甚为必要,若为阳性,应在术前二日内服甲硝唑200mg,每日3次。
⑧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应客观分析与估计手术效果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尤其在手术将涉及前颅底,蝶窦和眶周时,更需说明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忽略签署手术同意书。
⑨手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0.1g。
2、手术体位与麻醉
(1)体位 取平卧位或30°仰卧位。
(2)麻醉 若用局部麻醉,行双侧鼻窦手术,可用2%地卡因25ml,加0.1%肾上腺素2~3ml,混匀,放入棉片浸透,再取出轻度挤压至不滴药液为度,分两次麻醉鼻腔粘膜,每次间隔5分钟,中鼻甲和鼻丘处需用5号长针头另行粘膜下浸润麻醉,药物可用1%利多卡因5ml加0.1%肾上腺素2~3滴,若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局部粘膜也需用肾上腺素棉片处理,以减少术中出血量。
3、手术者位置和职责
术者位于病人右侧;第一助手位于术者身旁,负责器械,敷料,麻药等直接与手术有关的工作;第二助手位于病人左侧,负责管理录象监视系统,按术者指示进行摄影和录象;巡视护士一名,负责输液,输血,注射,提供术者要求的各种手术用品。
4、手术操作
(1)面部消毒 使用75%酒精行面部消毒,鼻孔内可用红汞消毒,硫柳汞能损伤粘膜,不宜使用,铺手术巾时不要遮盖患者眼部,以便术中随时检查患者视力与眼外肌。
(2)切口 若中鼻道无息肉,可采用中鼻道前方相当于中鼻甲前缘的纵切口,或在其前下缘做半月形切口,若中鼻道有息肉或中鼻甲有息肉性变,应在中鼻甲内侧面与息肉间切开,使用激光刀可以避免出血,用0度窥镜引导操作。
(3)用鼻中隔剥离器分离中鼻道粘膜,显露筛泡,用剥离器轻压或用直钳打开筛泡,对骨壁很厚者可以凿开,为了充分开扩进路,可将中鼻甲推向鼻中隔,筛泡的大小可由术前影象学检查提供参考。
(4)清理中组筛房筛窦顶在内窥镜下呈淡黄色,在该处操作应特别小心,通常采用30度或70度镜配合刮匙,不用息肉钳。
(5)清理前组筛房和眶上筛房 使用70度镜配合大开口息肉钳,清理前组筛房和眶上筛房,上达额窦底,外达纸样板,与中筛区纸样板相连续,前达上颌骨额突,有时可见沿颅底走行的筛前动脉,应注意勿使损伤,在清理前组筛房时,注意勿损伤泪囊和鼻泪管。
(6)清理后组筛房 使用4mm的0度广角镜配合大开口直钳,在进入最后组筛房时改用开口直钳,清除全部后组筛房,上达筛顶,外达纸样板,后达蝶窦前壁,内至中鼻甲,使整个筛窦成为一个空腔。
(7)开放并探查额窦 使用70度 镜配合刮匙或吸引器,在额窦底部探查,找到额窦开口后再用刮匙沿窦口周边予以扩大,在额隐窝与前组筛顶之间有一骨隆起,为重要标志,其前方为额窦底和额窦开口,其后方为筛顶,即前颅底,不能在此骨隆起之后操作,扩大额窦开口的范围不应小于0.5cm,以便充分引流并防止术后窦口闭塞,除非窦有息肉或新生物,一般不处理额窦内粘膜。
(8)开放并探查上颌窦 在70或90度镜引导下,使用反向咬骨钳扩大上颌窦开口约1.0cm,并用不同角度之内窥镜观察窦内情况,若发现息肉或囊肿,应予清除;若仍有粘膜肥厚,可不必处理;若窦内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在下鼻道造孔,使该窦有两个开口,以便促进通气引流,本法也称联合造孔法。
慢性筛窦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