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病因

1.发病原因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即肝炎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如妊高征、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妊娠可以影响肝炎,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胎儿的呼吸排泄等功能均需母体完成;肝脏是性激素代谢及灭活的主要场所,妊娠期胎盆分泌的雌、孕激素大大增加;妊娠期孕妇所需热量较非妊娠期高20%,铁、钙、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需求量大大增加,若孕妇原有营养不良,则肝功能减退,加重病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使肝、肾脏血流减少,而肾功能损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可进一步加重肝损害,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诱发重型肝炎。

2.发病机制

⑴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发生于妊娠晚期,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可能与肝病时醛固酮灭活能力下降有关;分娩时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产后出血率增高。若为重症肝炎,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生命。

2)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早期患肝炎,胎儿畸形率约增高2倍。近年来,连续研究指出病毒性肝炎和Down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肝炎孕妇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均较非肝炎孕妇高,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妊娠期并发病毒性肝炎,新生儿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尤以乙肝病毒为甚。

3)母婴传播:

①甲型肝炎:HAV能否通过母婴传播,目前尚缺乏证明。一般认为HAV经粪-口传播,不会通过胎盘或其他途径传给胎儿。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中,未发现甲肝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受染,说明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很小。近年来国外资料报道,妊娠晚期患急性甲肝可引起母胎传播,这可能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暴露于污染的母体血液或粪便的结果。

②乙型肝炎:不同地区母婴传播状况不同,在东南亚地区母婴传播极为普遍,据报道每年新发患者中35%~40%是由于围生期传播造成的,而在北美与西欧围生期传播并不常见。乙肝的母婴传播途径可分下列3个方面:A.宫内传播:以往认为HBV很少通过胎盘,通过胎盘引起宫内感染率约为5%~10%,近几年较多资料证明宫内感染率为9.1%~36.7%,Tong等应用分子杂交法,在引产胎儿肝、脾、胰、肾、胎盘等组织中均检出HBV-DNA,证实宫内感染的存在,HBV通过胎盘屏障的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改变引起母血渗漏而造成。Wong等曾提出宫内传播的诊断标准:a.脐血或出生后第3天婴儿静脉血存在抗-HBcIgM,由于IgM不能通过胎盘,提示婴儿近期有HBV感染;b.出生后第3天静脉血HBsAg水平高于脐血水平,往往说明婴儿本身有病毒的复制;c.出生时婴儿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由于HBsAg可被被动免疫的HBs抗体所中和,如第3天静脉血中存在HBsAg,无论水平高低都意味宫内感染,但抗-HBeIgM是否可以判断HBV宫内感染,尚未定论,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为母血中含量的10%,若胎儿存在宫内感染,其血清IgM量显著升高,因此理论上脐血中IgM水平可作为诊断胎儿期有无感染的指标,应注意的是虽然正常妊娠中IgM不能透过胎盘,但当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时,IgM浓度也可升高,且往往IgA浓度也同时升高,出生后二者迅速下降,有学者提出抗-HBcIgM可作为新生儿感染和病毒复制刺激免疫系统的标志,但在一些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出生时未能查到抗-HBcIgM,可能与胎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对HBcAg无反应或低反应有关,因此有人认为单用抗-HBcIgM作为判断HBV宫内感染不十分可靠。20世纪80年代以来,HBV-DNA检出已成为敏感的HBV感染标志,为探讨防治HBV宫内感染提供了可靠依据。影响宫内传播的因素:a.妊娠后期患急性肝炎的孕妇易传播给胎儿,Tong报告孕12周前急性HBV感染妇女出生之婴儿无1例HBsAg阳性,孕28周后或产褥期患急性HB时,75%婴儿HBsAg阳性;b.合并e抗原阳性,因e抗原体积小,且不为HBs抗体束缚,易于通过胎盘,母婴宫内传播危险大;c.羊水中存在HBsAg,有报道羊膜腔穿刺检测羊水中HBsAg,其阳性率为26%,以合并e抗原阳性孕妇为高,凡羊水阳性者,其出生的婴儿在第1月龄时HBsAg均阳转。B.产时传播:根据目前资料,分娩期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新生儿脐血HBsAg阴性,3个月内转为阳性,这与肝炎的潜伏期相符合,由于阴道分泌物HBsAg阳性率较羊水阳性率高,产时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母血渗漏入胎儿血液循环,只要有8-10ml母血进入胎儿即可使乙肝传播。影响产时传播因素:a.孕妇e抗原阳性,据研究e抗原阳性携带者的阴道分泌物96%存在HBsAg,其所分娩的新生儿的胃液中90%阳性;b.产程超过9h脐血阳性率高,因产程长短与母儿间血液交流成正比;c.HBsAg滴定度越高,母儿传播可能性越大,HBsAg滴定度≤1∶128时,新生儿阳性率45.5%,而滴定度≥1∶256时70%婴儿阳性,因高滴定度在微量血液交流中有充分量的HBsAg传播,HBeAg存在与HBsAg滴定度有关,HBeAg阳性者HBsAg的滴定度较高,故传播率也高。C.产后传播:主要通过母婴接触使病毒感染新生儿,主要与接触母亲唾液及母乳喂养有关,Lee研究HBsAg阳性产妇的乳汁病毒携带率为70%,认为哺乳是母婴传播途径之一,但以后的流行病学调查未能证实,多数学者认为血中乙肝3项阳性者和HBeAg加上抗HBC者其初乳中HBV-DNA阳性率为100%,不宜哺乳,但目前对HBsAg阳性母亲,尤其是双阳性者是否母乳喂养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国HBsAg阳性携带者约1/3来源于母婴传播,2/3来源于幼年的水平传播,婴儿T细胞功能没有完全发育,对HBsAg有免疫耐受,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容易发生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③丙型肝炎:根据对HCV研究资料,大多数人认为HCV能在母婴之间垂直传播,晚期妊娠时患HCV,2/3发生母婴传播,其中1/3以后发展为慢性肝病,这些小孩除转氨酶增高外无其他临床表现,另外,孕妇为静注毒品成瘾者和HIV感染者是导致HCV围生期传播的危险因素,但也有作者认为,HCV在血液中浓度很低,其垂直传播很少发生,有关HCV的母婴传播尚需更多的资料研究。HDV的母婴垂直传播比较少见,主要见于HBeAg阳性的孕妇,HEV的母婴传播国内尚未见报道;Khuroo1995年对8名在妊娠期患HEV的产妇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5名新生儿出生时的血标本中检出HEV-RNA,同时IgG抗HVE阳性,其中1名出生时有黄疸并伴ALT升高。

⑵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妊娠期新陈代谢率高,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要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另孕期内分泌变化所产生的大量性激素,如雌激素需在肝内代谢和灭活,分娩时的疲劳,出血,手术和麻醉这些诱因均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故妊娠期间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或易促使原已有的肝病恶化,孕妇患肝炎时病情较非孕时为重,且妊娠期越晚,越易发生为重症肝炎,但近20年,欧美文献强调妊娠并不增加肝炎的发病率,肝炎病情的严重性也与妊娠本身无关,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仍认为妊娠时患肝炎预后差,特别晚期妊娠如伴发急性肝炎,重症肝炎及病死的机会远比非妊娠期肝炎患者为多,如孕晚期患戊肝,孕妇病死率可达10%~20%。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