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 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 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痰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如改良Tayer-Martin(MTM)琼脂含有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生长较快的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有利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长,本菌对寒冷,干燥及消毒剂极为敏感,于体外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
鉴定脑膜炎奈瑟菌主要依据形态学表现,革兰染色,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氧化利用和免疫反应(血清学试验,如检测特异性荚膜多糖)等,脑膜炎奈瑟菌是典型的革兰阴性球菌,其细胞膜的外膜层含有脂多糖内毒素,根据菌体荚膜层的多糖,目前至少可分成13种血清型,其中A,B,C,X,Y,Z和W-135型在临床上日趋重要。
(二)发病机制
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反应是复杂的,新生儿体内的杀菌抗体在出生6个月后消失;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无论是患严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还是亚临床感染,或上呼吸道有非致病的脑膜炎奈瑟菌共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杀菌抗体在补体C促进下可免疫溶解致病菌,缺乏针对某种特异性血清型的杀菌或荚膜抗体的个体,易于发生该种血清型细菌的寄殖和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保护性抗体后,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脑膜炎奈瑟菌侵入人体后,如人体免疫力强,则可迅速将病原菌杀灭,或成为带菌状态;若体内缺乏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或细菌毒力较强,则病原菌在后鼻咽部定居并经上呼吸道侵入邻近组织而引起感染,下呼吸道通过吸入带菌飞沫颗粒而受侵犯,而且多在先有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分泌过旺,黏膜损伤,微生物清除力减退的基础上发生,可以见到支气管肺炎,大叶浸润甚至肺组织坏死,脓肿形成等病理改变,由于没有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动物模型,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现代病理,组织学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