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铜缺乏症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儿铜缺乏症综合征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铜缺乏症综合征病因

摄入不足 (25%):

主要见于以牛奶为主喂养儿,牛奶含铜极少(平均浓度135µg/L),长期服牛奶,且有营养不良,或久泻,或肠外营养缺乏铜等,长期服牛奶的营养不良患儿,在恢复期,或偏食等,易发生铜的缺乏,经肠道外供给营养时,采用无铜溶液可至铜缺乏症。

储存不足 (20%):

早产,低体重儿从母体获铜不足,至体内铜储存少,因此,以牛奶喂养的早产儿易发生铜的缺乏。

吸收障碍(25%):

(1)影响铜的吸收:锌可影响铜的吸收,有报道小儿或成人每天服用150~200mg锌,可至铜的缺乏,有报道接受Scholl液治疗肾小管酸中毒后可发生铜缺乏,因为碱治疗可改变胃与小肠近端内容物的pH值和减少铜的吸收。

(2)先天性肠吸收铜障碍:本病征与先天性遗传缺陷有关,为X性联隐性遗传,属先天性铜酶活性降低,至肠吸收铜障碍。

排泄增加(20%):

长期使用增加尿铜排泄的蟄合物制剂,可导致体内铜缺乏。

发病机制

铜参与多种重要酶的合成,各种原因导致铜的缺乏,直接影响细胞氧化还原,组织呼吸和生化代谢,电子传递,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红细胞成熟释放,胶原及弹性蛋白的合成,细胞色素黑色素,内分泌素及神经介质的形成等,致大脑皮质,心血管,骨骼及胶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先天性遗传缺陷至肠吸收铜障碍而发生铜缺乏症,有以下四种学说:铜离子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浆膜面的过程产生缺陷,使铜难以进入血液循环,减少或阻止铜的吸收;推测肠黏膜内结合铜的蛋白质发生突变,阻碍铜离子从黏膜内释放干扰铜的转运;a链隐性变异而致病;镉代谢紊乱引起金属结合蛋白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的性能改变,把铜运给了成纤维细胞,其他需铜组织和细胞缺铜而致病。

铜缺乏的一些体征是与已知的含铜蛋白酶代谢功能有关,如苍白由贫血与酪氨酶活性减低所致;静脉扩张解氧化酶活性减少而致结缔组织与弹性硬蛋白减少的缘故,有关铜缺乏状态下贫血的病理生理,据研究,血红素与球蛋白的合成过程正常,按时间顺序,低铜血症先于贫血前发生,而贫血于早期是血铁过少,后期变为血铁过多,因为通过骨髓被运铁蛋白结合的铁吸收减少,肠黏膜,网状内皮系统,肝细胞内铁贮存增加,这种贮存铁利用缺乏是继发于铜蓝蛋白的缺乏,正常情况下幼红细胞成熟过程因铜缺乏而受损害,而以网状细胞反应低为特征,对细胞内铁的聚积尚无确切的解释,为了线粒体内正常血红素合成,这种铁可能是以亚铁形式被隔离,而且不能被氧化或输送到细胞内,少数铜缺乏者血浆及尿里的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但可随铜的补充而增加,白细胞减少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骨髓检查可见到粒细胞的干细胞,但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受损。

铜缺乏的骨骼改变部分与胶原合成缺陷有关,此与坏血病较类似,因两者均导致异常胶原,铜缺乏时交联键很少,而抗坏血酸缺乏时肽基赖氨酸及蛋白质的羟化作用不全。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