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1、在病流行地区,夏秋季节,于1~3周内有疫水接触史或病畜接触史。
2、临床上出现寒热,酸痛,全身乏力,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等三症状,三体征。
3、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或在患过钩体病后半月到9个月出现脑血管病样表现和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
4、结合血清学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但对本病的确诊,应有病原学的依据,患者的血,脑脊液和尿培养可发现病原体,但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血清免疫学检查,不论在急性期或免疫期,均有助于确诊,尤其对于没有急性期表现的脑动脉炎患者有意义。
凝集溶解试验(MAT)效价达到或超过1∶400为阳性;病后l周出现,15—20天达高峰,可持续多年,也可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凝集试验测定钩端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有助早期诊断,近年用钩体抗体致敏乳胶进行反向乳凝试验,于病初3天内可查出钩体抗原,3~5min出结果,简便,快速,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纤维素膜渍片法(DSA)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方法,用钩体广谱反应原浸渍纤维素片制成试纸样检测条,以检测钩体特异性IgM抗体(张志安等,2000),研究证实,DSA对于钩体病的诊断和快速筛查具有实用价值。
鉴别诊断
在急性期应与流感,伤寒,细菌性败血症,结核,各种脑膜脑炎,病毒性肝炎,疟疾等鉴别。
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注意与各种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动脉炎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