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PMD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依靠分子遗传学研究。临床上遇到男性患儿,以眼球震颤起病,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及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头颅MRI 示T2 加权像 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要考虑PMD的可能,应进一步行PLP1 基因检查以确诊。
鉴别诊断:PMD 与佩梅样病鉴别
如果PLP1 基因检查无异常,应该进一步查GJA12基因,尤其对于临床表现为经典型PMD 的女性患儿。
佩梅样病(P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弥漫性脑白质髓鞘形成障碍疾病,其临床表现和PMD 患者相似,故得名PMLD。目前已知的PMLD 的致病基因是缝隙连接蛋白α12(gapjunction protein alpha 12,GJA12),又称GJC2,还有其它基因可以引起PMLD的临床表现,因此,将GJA12/GJC2导致的PMLD叫做PMLD1,此基因是2004 年由Uhlenberg 等确定。GJA12 基因长约9.9 kb,包括2 个外显子,编码区位于第2 外显子,基因编码产物为缝隙连接蛋白47(gap junction protein 47,connexin 46.6,Cx47),GJA12 基因突变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病变。PMLD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PMLD 相关的GJA12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Cx47表达变化,干扰了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之间的偶联。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通过缝隙连接相互偶联。不同细胞表达不同的缝隙连接蛋白。星形胶质细胞之间通过Cx43/Cx43 和Cx30/Cx30 通道相偶联。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之间通过Cx43/Cx47 和Cx30/Cx32 通道相偶联。免疫染色切片显示Cx47 在少突胶质细胞表达,且靠近其细胞边缘,GJA12基因的错义突变导致了Cx47 功能的缺失,因此认为GJA12基因突变影响Cx43/Cx47 介导的A/O 偶联,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7 年在国内率先诊断并报道了2 例PMLD,基因分析结果示1 例为GJA12 基因点突变,1 例为移码突变,且为1 号染色体父源性单亲二倍体所致。截至到目前为止,本课题组临床诊断9例PMLD患者,基因确诊的PMLD1患者4例,国际上基因确诊仅60余例。
PMLD 与PMD 临床表现相似,头颅MRI表现 与PMD 基本一样,难以区分,但PMLD 患者出现惊厥机率大。PMLD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发病没有明显差别,但PMD 是X 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多见,且更严重。根据一般的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很难将此两种疾病分开,目前只能依赖基因突变分析进行确诊,如果PLP1 基因检查无异常,应该进一步查GJA12/GJC2基因检测,尤其对于临床表现为经典型PMD 的女性患儿。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anishing white matter disease,VWM,此病也可表现为大脑白质的弥漫性受累,但是异常白质可以出现液化表现,在Flair 像能看得很清楚似脑脊液信号。临床表现上也无眼震。而是以运动障碍起病、运动障碍重于智力障碍,每遇感染所致发热或轻微的头部外伤可引起病情明显加重,可以有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和视神经萎缩。
Salla 病是由溶酶体中N-乙酸神经氨酸(NANA)蓄积所致的游离唾液酸贮积病,临床上也可表现为肌张力低下、眼球震颤和智力运动发育迟缓。但是癫痫在此病中较PMD 中更常见,而且此症可有粗陋面容、肝脾大以及心脏扩大。头颅MRI 在较重的患儿中可表现为弥漫性T2 高信号,在相对轻的患儿中主要集中在脑室周围。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分析检测尿中游离唾液酸增加可以诊断,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游离唾液酸贮积在溶酶体而不是胞浆中或者发现SLC17A5 基因的致病突变可确诊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