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母乳性黄疸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母乳性黄疸简介分享到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鼓胀 急黄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儿科 小儿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