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简介分享到

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肌质或肌核内有管状细丝包涵体。1971年Yunis首先使用这一名称,1978年Carpenter对14例IBM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正式确立了IBM为一独立疾病,1995年Griggs等发表了专题文章,提出了IBM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进一步确定了IBM的临床病理概念。 1993年Askanas等将临床病理表现与包涵体肌炎极为相似,但肌肉活检病理缺乏炎症细胞浸润的一组镶边空泡肌病称为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由于包涵体肌炎多为散发性,因此人们习惯称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以便于与h-IBM区别。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15%-28%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吞咽困难 褥疮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