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猪囊尾蚴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脑猪囊尾蚴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脑猪囊尾蚴病的检查
  • 常见检查项目
  • 参考价格
  • 查看
展开

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有:

1.一般实验室检查 多次大便常规查绦虫卵和成虫节片,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最好采用自然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查虫卵,虫卵呈圆形外层卵壳很薄无色透明,极易破裂脱落,大便查见的虫卵多有胚膜包被的六钩蚴,淡褐色或棕褐色。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细胞数正常或轻,中度升高,一般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脑膜脑炎型者增高显著,甚至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但细胞总数多在500×106/L以下,蛋白含量呈轻,中度升高,糖可降低,氯化物多正常。

2.皮下肌肉活检 经由皮下肌肉活检摘出的囊虫结节可采用压片法观察,先剪开较厚的结缔组织外囊,取出内囊再剪开内囊一端,放出囊液,将其置于两载玻片之间,轻轻压平,在低倍显微镜下查找头节,未经治疗者为活囊虫

3.血清及脑脊液囊虫病免疫学检测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检测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抗体协助诊断,常用的方法如下。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张星虎等(1997)报道此法血清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1%和69.7%,脑脊液特异性为阴性,敏感性为40%,已知脑内囊虫的数量及病变部位均可影响ELISA的结果,虫体数目越多,ELISA反应强度越高,脑膜脑炎型者血清抗体滴度较高,此外,囊虫感染的早期及晚期ELISA均可能为阴性,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采用此法诊断囊虫病的阳性率为90%,鉴于此法可出现假阳性,提出同次试验可设阴性对照以助判断试验的结果。

(2)间接血球凝集试验(THA):国内较大系列检测的结果,血清阳性率为87.2%,脑脊液为84.0%(魏岗之等,1988),另有报道血清阳性率为79.9%(李志荣等,1987),脑膜炎型者绝大多数为阳性。

(3)囊虫补体结合试验:脑脊液阳性率为80.2%,血清为68.6%。

目前国内有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血清及脑脊液抗体,以及检测脑脊液循环抗原的报道,待普及中。

脑部CT和MR检查是诊断脑猪囊尾蚴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寄生在脑组织的囊虫数量不等,位置各异,加以囊虫处于活囊虫期,退变期和死亡期病理变化不同,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均将本症在影像学的表现分为若干类型。

1.脑猪囊尾蚴病的CT表现

(1)多发小囊型脑实质内大小均匀呈播散性分布的囊状低密度灶,多位于皮质或近皮质部位,有时仅见1个病灶,直径0.3~2cm,若数量多且密集存在可引起脑室受压或向对侧移位,增强后呈环状强化。

(2)多发结节型:平扫呈散在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和高密度混杂呈结节状,增强后低密度影中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提示囊虫外周水肿已形成肉芽肿。

(3)巨囊型:平扫呈低密度圆形或卵圆形病灶,一般直径5~8cm,大囊本身无强化,其周围纤维组织呈环状强化,此型可和小囊型同时存在,多见于感染的早期。

(4)脑室型平扫示脑室内囊性占位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一般较大,密度几和脑脊液相同,改变体位时可见脑室内的病灶位置也有改变,增强无强化,囊虫可见于脑室系统任何部位,但多见于第四脑室,且多有梗阻性脑积水。

(5)脑膜炎型:平扫见脑底池或外侧裂有囊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若脑底蛛网膜已粘连增厚则可强化,脑室系统呈对称性扩大。

(6)多发钙化型:为囊虫感染数年以上的晚期表现,囊虫机化死亡而钙质沉着,钙化斑直径0.2~0.4cm,圆形,周围无水肿,增强无强化,在病灶钙化的过程中,囊壁及头节先显钙化影。

(7)混合型:为以上不同类型组合而成的影像学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脑猪囊尾蚴病患者可能脑CT平扫无异常,只在加强时出现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2.脑猪囊尾蚴病的MRI表现 脑实质内活囊虫T1加权像呈长信号,病灶大小不等,直径在0.3~1m,甚至只是一个圆点,较大些的病灶内可有稍长信号的结节或块状影,一般病灶边界欠清晰,T2加权像原病灶呈较均匀的长T2信号,周围几无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T1加权像在同一病灶部位内出现环状强化,周围水肿也较明显,脑实质内变性死亡中的囊虫,T1加权像呈团块状长T1信号,病灶直径也稍大,可单发或多发,且病灶和脑组织界限不清晰;T2加权像呈长信号,且中心信号混杂不均匀,增强扫描T1加权像原病灶内环状强化,有时可见强化的逗点状头节,环状强化的周围水肿区明显扩大,是由于囊虫变性释出异体蛋白反应所致,脑实质内死亡机化和钙化的囊虫,T1及T2加权像皆呈圆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可显示钙化团内的胶质增生强化,脑室系统囊虫多见于第四脑室,平扫T1加权像第四脑室扩大,其内囊虫呈长T1信号,头节呈小点状高信号;T2加权像囊虫呈长T2,头节呈点状低信号,脑室内囊虫病常伴梗阻性脑积水。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