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脾功能亢进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的检查
  • 常见检查项目
  • 参考价格
  • 查看

1、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也可以为其中单一系列细胞的减少。

2、骨髓象:造血细胞有代偿性增生,部分有细胞成熟障碍现象。

3、脾脏切除后:血及骨髓象可以恢复或接近正常,脾脏应作细胞病理学检查加以证实。

4、肝功能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充血性脾肿大时可将明显异常。

5、血清电泳:可以辅助诊断一部分伴有脾肿大疾病的诊断。出现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或免疫球蛋白降低提示淋巴增殖性疾病或淀粉样变性,高克隆性丙种球蛋白血症多出现于慢性感染(结核、疟疾、黑热病等)。

对脾功能亢进原发病进一步诊断更为重要,宜根据条件与需要做以下各项检查。

1、超声显像

体检时,脾大在肋弓下未能触及者,应进一步作超声显像探测,超声显像对脾脏大小,厚度及性质能准确查知,对脾脏内部的病变与临近器官的关系有协助诊断的价值,当前超声显像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临床应用普及,对脾功能亢进本身及原发病的确诊起了重要作用,有些疾病已不完全依赖进一步的核素检查,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显像对内脏的检查可以部分代替CT与放射性核素检查。

2、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CT)

CT既可测定脾脏大小,又可发现脾脏深部及表浅病变,如淋巴瘤,CT常表现为脾内有圆形或不规则的不均匀实质性影形,密度低,境界模糊。脾脏血管肉瘤表现为圆形,卵圆形不均匀的影形。脾梗死表现为单个或多个三角性或楔形低密度区,脾与肝同时作CT检查可以进一步发现肝脏的大小,性质与脾脏的关系。

3、核共振成像(MRI)

这是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能显示CT显像相类似的变化,它主要测定液体在体内的分布,化学结构和血流的速度,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如水肿,出血与肿瘤,尤其是在探查门脉或脾静脉变化方面有一定意义。

4、放射性核素在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1)脾脏容积测定:以51Cr标记红细胞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然后定时测定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清除率,并测定脾脏中红细胞阻留指数,不同的脾大患者,脾脏对红细胞阻留能力不同,正常值为0、15~O、30ml/g,有人认为肝硬化所致的脾大,脾脏容积明显增加,对红细胞阻留能力也增强,脾脏阻留红细胞能力可作为脾功能亢进指标之一,有学者应用平面闪烁图测算脾脏容积,设计了一个计算脾脏容积的公式:

V=αF3/2

式中:V—拟求的脾脏容积;F—脾的体表面积;α—实践所得的常数0、30,其间的误差约为10%。

(2)红细胞寿命测定:常用示踪剂为51Cr,静脉注射51Cr红细胞悬液,以闪烁探头分别测定心前区,脾区和肝区的放射性活度,以后又于24 h及隔天相同位置进行测定,直至心前区放射性活性减少一半或红细胞外表半存期为止,正常人脾/肝比例为1∶1,脾/心比例为1、5∶1,肝/心比例小于1∶1,脾脏肿大时,脾/肝增为2∶1,脾功能亢进引起溶血性贫血时为3∶1~4∶1,一般认为脾/肝比例为2∶1时,已是脾功能亢进,正常人红细胞半存期(T1/2)为26~40天,生存全时间为110~120天,在脾功能亢进时,红细胞T1/2明显缩短,武汉协和医院对晚期血吸虫病34例患者以51Cr测定红细胞半存期为10、5~19天,平均为19、89天,低于正常红细胞半存期。

(3)脾显像:常采用99mTC热变性红细胞,113In-热变性红细胞或51Cr-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检查的目的是决定脾脏位置,大小,脾肿块及病变的性质以及有无副脾等诊断,111In-血小板或111In-白细胞也可用于脾显像的检查,但因111In价贵,国内尚不能普遍应用,以51Cr和59Fe同时标记即可测知细胞破坏及细胞产生的场所与数量。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