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 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受冷,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为诱发因素。
2.腹痛: 起病急骤,突然出现腹痛,也常可为最先症状,多在脐周,病初常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其后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并有阵发性加剧。
3.腹泻便血 :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即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且恶臭,无里急后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腹泻和便血时间短者仅1~2天,长者可达一月余,且可呈间歇发作,或反复多次发作,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4.恶心呕吐 :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
5.全身症状: 起病后即可出现全身不适,软弱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在38~39℃,少数可达41~42℃,但发热多于4~7天渐退,而持续2周以上者少见。
6.腹部体征: 相对较少,有时可有腹部饱胀,见到肠型,脐周和上腹部可有明显压痛,早期肠鸣音可亢进,而后可减弱或消失。
临床分型
1.胃肠炎型: 见于疾病的早期有腹痛,水样便,低热,可伴恶心呕吐。
2.中毒性休克: 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常在发病1~5天内发生。
3.腹膜炎型: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