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都是有所不同的。急性颅高压的临床表现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发病性质,部位,发生发展速度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
1、头痛
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及脑神经受到牵拉及炎性变化刺激神经而致头痛,开始时为阵发性,以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前额及双颞侧为主,轻重不等,常于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弯腰或起立时加重,脑水肿严重时,可有撕裂样感觉,婴幼儿常不能自述头痛,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甚至拍打头部,有时因耳蜗前庭神经受压,引起耳鸣和眩晕,婴儿因前囟未闭和颅骨缝裂开,可部分缓解颅高压,故头痛多不如成人严重。
2、喷射性呕吐
颅高压刺激第四脑室底部及延髓的呕吐中枢而引起喷射性呕吐,很少恶心,与饮食无关,清晨较重。
3、头部体征
前囟膨隆紧张,骨缝裂开,头围增大,头面部浅表静脉怒张,破壶音阳性等体征为亚急性或慢性代偿机制,与婴幼儿颅骨骨缝尚未完全闭合,颅骨骨质软及有一定弹性有关,此种代偿机制常使早期症状不典型。
4、意识障碍
颅内高压引起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及脑干上行网状结构损伤,使患儿发生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躁动或狂躁,如不能及时控制脑水肿,意识障碍迅速加深而进入昏迷状态。
5、血压升高
颅内压增高时,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代偿性加压反应使血压增高,收缩压可上升2.67kPa(20mmHg)以上,且脉压增宽,血压音调增强。
6、肌张力改变及惊厥
颅内高压对脑干,基底节,大脑皮质和小脑某些锥体外系的压迫,可使肌张力明显增高,多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肢内旋,下肢呈伸性强直,有时出现伸性痉挛或角弓反张,以上均为去大脑强直的表现,如果主要为中脑以上受压,则表现为1侧或2侧上肢痉挛,呈半屈曲状态,甚至两臂在胸前交叉,伴下肢伸性痉挛的去皮质强直,脑缺氧或炎症刺激大脑皮质时,可致抽搐甚至癫痫样发作。
7、呼吸障碍
脑干受压或轴性移位,可引起呼吸节律不齐,暂停,潮式呼吸,下颌运动等,多为脑疝的前驱症状。
8、循环障碍
颅高压影响神经组织压力感受器,使周围血管收缩,表现为皮肤及面色苍白,发凉及指趾发绀,脑干移位时的缺氧可致缓脉,但在小儿少见。
9、体温调节障碍
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其前部为降温中枢,后部为升温中枢)受压,加之肌张力增高时产热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受损,泌汗功能减弱,使体表散热不良,故可在短期内体温急剧升高,呈持续性,难以控制的高热或超高热,因周围血管收缩,直肠温度可明显高于体表温度,体温急剧升高时常同时伴有呼吸,循环和肌张力的改变。
10、眼部表现
眼部改变多提示中脑受压。
(1)眼球突出:颅压增高通过眶上裂作用于眼眶内海绵窦,眼眶静脉回流受限,故可出现两眼突出。
(2)复视:展神经在颅内的行程较长,容易受颅高压的牵拉或挤压而出现复视,但婴儿不能表达。
(3)视野变化:表现为盲点扩大和向心性视野缩小,但急性颅内高压征患者多有意识障碍,故不能检查视野。
(4)眼底检查:视盘水肿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系因眼底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急性脑水肿时很少见,在婴幼儿更为罕见,有时视网膜反光度增强,眼底小静脉淤张,小动脉变细,严重的视盘水肿可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意识障碍,瞳孔扩大及血压增高伴缓脉称Cushing三联征,为颅高压危象,常为脑疝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