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风热头痛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风热头痛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风热头痛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中医科 中医综合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98%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风热头痛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方然会减轻。

(2)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3)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可以用示指来按压,或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同转动按摩。

(4)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5)头缠毛巾: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2.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1)曲普坦类(Triptans)

琥珀酸舒马普坦(Sumatriptan)25~50mg口服,皮下注射,6mg/次,优点是可以自行用药,方便易行,舒马普坦鼻腔气雾剂疗效更迅速,适用于恶心、呕吐患者.2小时后有效率与口服药相似。注意此药禁用于冠心病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服用选择性5一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的患者。佐米曲坦(Zolmitriptan)2.5—5.0mg口服。此类药物有恶心、呕吐、心悸、烦躁和焦虑等不良反应。

(2)镇静药麻醉止痛剂

如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对确诊偏头痛患者有效,妊娠期偏头痛只能用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100~150mg口服,因其他种类药物都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或妊娠并发症。

(3)麦角类

代表药物如二氢麦角胺(Dihydroergotamine,DHE)0.25~0.5mg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胺(Ergotamine)0.5一1.0mg口服或2.0mg舌下含服,呕吐患者可直肠给予麦角胺栓剂、DHE气雾剂(spray)或吸入剂(inhaler),也可让患者自己学会皮下注射DHE,常用量为lmg。老年患者用药期间和用药后应监测心电和血压。即使健康人麦角胺的每周用量也不宜超过10~15mg。也可用麦角胺酒石酸盐(Ergotaminetartrate)1~2mg,舌下含服或吞服,每半小时重复1次,直到头痛缓解或总量达8mg。服用咖啡因l00mg可增强麦角胺或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的作用。

(4)其他药物①合用止吐剂(如甲氧氯普胺10mg肌内注射),严重呕吐可给予小剂量奋乃静、氯丙嗪;②皮质类固醇静脉注射或口服,对某些难治性病例和终止偏头痛持续状态是有效的,但不宜长期使用;③拟交感神经药异美汀(Isometheptene)与镇静剂和扑热息痛合用,作用类似于麦角胺合用舒马普坦;④如果在一次发作中所有上述措施均无效时,最好是使用麻醉剂(narcotic),使患者进入安静无痛的睡眠状态,但它不应作为应急治疗或预防性治疗的主要方法。

3.预防性治疗

本病虽无根治措施,但用药适当则可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次数。轻犁者可服用去痛片、复方阿斯匹林、脑乐新等药。中或重型者则须用咖啡因和麦角胺等药,更重者可加用安定和硝基安定。麦角胺有抗5一HT作用,宜于头痛发作的早期用药,首剂2mg,每日量不过6mg。患慢性心,肾疾病者及孕妇禁用。

预防性治疗可选用①5一HT拮抗剂: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methysergide)和苯噻啶,两者均为预防性首选药。前者每日量2—6mg,缺血性心脏病、末梢血管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禁忌。后者0.5mg,每日3次,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症禁用。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和吲哚心安(pindole)。③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等,可防止5一HT和其他胺类蓄积,阻止血管扩张。注意此类药有升高血压的作用。④前列腺素对抗剂:阿斯匹林、抗炎吲哚酸和氟灭酸(flufenamicacid)等临床疗效显著,消化道溃疡病人禁用。⑤西比灵(sibelum)具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抗缺氧能力的功效,5一l0mg/日。

风热头痛中医治疗

(一)中药治疗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常用药: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辛凉微寒,轻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散风通窍而止头痛;生石膏清热和络。

加减:烦热口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配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加枳实、大黄通腑泄热。

(五)非药物疗法

1、针灸。

2、理疗。

3、按摩等。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