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1.选择性缄默症
本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讲话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受情绪制约,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正常,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诊断需注意上述症状至少已持续1个月(不包括初入学的第1个月),并需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本障碍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 患儿长期表现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如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或明显的矛盾反应(如对养育者的安抚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 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却表现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与同伴交往很差,常有自伤,伤人,忧愁和苦闷,有些病例生长发育停止,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 程中,有时有一定的社交应答和反应能力,起病于5岁左右,诊断应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
3.CCMD-3的相关讨论
许多正常儿童有不安全感,表现为选择性依恋双亲的一方,但不应与反应性依恋障碍混淆,鉴别关键在于本障碍的特征是异乎寻常的不安全感,表现为正常儿 童一般不会出现的明显矛盾性社会反应,这种异常反应扩展到各种不同的社会处境中,并不单纯局限于患儿与抚养人之间,并且对安慰爱抚不起反应,伴有淡漠,痛 苦或恐惧等情感障碍,患儿的反应性依恋障碍在离别与重逢时更为明显,可能会向人走来时回避目光接触,在被抱着时极力注视别处,对抚养者可以有亲近,回避和 拒绝爱抚的矛盾反应,情绪障碍可以表现为明显的苦恼,缺乏情感反应及表现退缩反应(如在地上缩成一团),或对自身或他人的痛苦出现攻击反应,某些患儿有爱 抚不起作用的恐惧和过分警觉,但多数对同伴间的交往有兴趣,遗憾的是苦恼的负性情绪反应妨碍了其社会活动,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发生几乎总是与严重的儿童教养 不良有关,这可以是心理虐待或忽视(如刻薄地惩罚,对孩子的意见总不理睬或父母明显愚笨),或者身体虐待或忽视(如长期不注意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反复故 意的伤害或不提供足够的营养),依恋障碍如伴有身体成长受阻和损害,应并列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症应与广泛性发育障碍鉴别:
1.本症患儿具有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反应能力,而广泛发育障碍患儿则无。
2.本症患儿一开始就有社会反应方式异常,成为其在各种场合的行为特征,但如将患儿放到另一个可以给予持续照顾的正常环境中,就会有明显改善,而在广泛发育障碍患儿中不会产生。
3.尽管反应性依恋障碍患儿可有言语和语言发育损害,但不会出现孤独症的交往性质异常。
4.行为,兴趣及活动方式的持久性局限和刻板,不是本症而是孤独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