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性尿崩症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肾性尿崩症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肾性尿崩症简介分享到

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病因可为遗传性和继发性,遗传性为伴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又称为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也可称为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继发性者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如梗阻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钙血症、失钾性肾病、肾结核、肾髓质囊性病等),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药物损害(如地美环素、甲氧氟烷、长春新碱)等。后天性患者由于肾脏和肾外疾病的抗ADH 作用和(或)破坏了肾脏髓质间液的高渗状态,使尿液浓缩受到一定影响,故又称为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0015%--0.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渗性脱水 高钠血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肾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戒除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