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脏黏液瘤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心脏黏液瘤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心脏黏液瘤的检查
  • 常见检查项目
  • 参考价格
  • 查看
展开

1.血沉增快(一般在30~70mm/h)。

2.血红蛋白降低,血清蛋白电泳异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3.抗心肌抗体效价增高。

4.心电图检查:心脏黏液瘤反映在心电图上是缺乏诊断意义的,且多为正常,可有非特异性的T波或ST段异常,左房黏液瘤偶见左房增大,右房黏液瘤右房大和低电压较常见,大多数病人为窦性心律(80%~100%),少数为心房纤颤,开始为阵发性以后转为持续性,房颤发生率低的原因可能和左房无明显扩大有关,房颤和栓塞无明显关系,大多数有栓塞史的病人是窦性心律者,栓塞的倾向和肿瘤的脆性有关。

5.CT扫描:CT扫描是肺和纵隔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但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心脏运动所致的伪像,严重影响其分辨率,但CT扫描在诊断心脏旁肿块和心包肿瘤,如心包囊肿,间皮瘤,淋巴瘤和脂肪瘤等仍有较高价值,在确定肿瘤向心肌,心包和纵隔伸展时价值优于超声心动图。

6.磁共振显像:磁共振显像(MRI)具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心肌内或心包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腔内肿瘤的诊断价值与之相仿,MRI突出的应用价值还在于可辨别心脏,大血管抑或纵隔肿块,特别是心脏旁肿块,如心外膜脂肪垫,胸膜心包囊肿等;判断纵隔或肺肿瘤有否波及心脏或大血管,这些判断对于如何选择手术治疗及估计预后甚为重要,MRI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亦使其能够对心脏肿瘤性质做较准确的判断。

须指出,除了费用因素外,MRI亦有其局限性,如存在房颤,频发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时,因干扰心电图门控,影响MRI的分辨力,如何选择手术治疗及估计预后甚为重要,MRI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亦使其能够对心脏肿瘤性质做较准确的判断。

7.X线检查:所见多为正常或仅见非特异性征象,且取决于肿瘤有否引起瓣膜梗阻或反流,左房黏液瘤可见左房增大,一般为轻度,肺静脉高压,但明显的肺水肿少见,瓣膜关闭不全可引起左房大,有时可见典型的二尖瓣狭窄征象,右房黏液瘤可见右房大,一般为轻度,X线透视有时可见右房壁反常运动,X线片中如见钙化团块,虽极少见但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因青少年的二尖瓣狭窄中钙化很少见。

8.超声心动图检查:因为心脏黏液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且与心脏瓣膜病相似,因此诊断常很困难,自从应用无创伤性检查,特别是超声心动图以来,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确诊心脏黏液瘤的最有价值的手段,M型超声可发现黏液瘤的存在,征象为心腔内透声差,存在云雾状的异常回声区,二维超声除发现黏液瘤存在外,尚可确定黏液瘤大小,有蒂或广基,附着部位,有关质地和有无液化区存在等征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主要是发现黏液瘤梗阻血流所引起的血流变化,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等征象,并可对梗阻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腔静脉,肺动脉,降主动脉和右心房肿物的检出,价值高于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而且更有助于与左心房血栓的鉴别。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黏液瘤时,要注意与心房内血栓,赘生物及肿瘤相鉴别。

9.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这项检查在历史上曾起过于术前确诊心房黏液瘤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已几乎被超声心动图所取代,目前心血管造影的作用已很小,只有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而临床上仍高度怀疑或对超声心动图的发现有疑问时才进行。

心血管造影诊断左房黏液瘤的方法包括:①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使左房显影;②穿刺房间隔作左房造影电影摄片记录;③左室造影,适用于二尖瓣有轻到中度反流可使左房显影的病例,诊断右房黏液瘤是把造影剂注入腔静脉或直接注入右房,造影中所见黏液瘤的征象为在左房或右房有充盈缺损。

心导管检查提示心脏黏液瘤存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①左室或右室压力曲线的上升支有切迹,尤其是表现为大小和程度有变化,反映肿瘤位置在改变;②舒张期有压力阶差,阶差随着从斜卧到仰卧体位的改变而变化,这与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的固定的压力阶差不同。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心导管有使肿瘤破裂脱落引起栓塞的危险,有一定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而且有一定数目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导管穿过房隔还可能引起脑血管,冠状动脉栓塞或猝死等并发症,这项检查已较少应用。

10.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处做病理学检查,可以找到血管内肿瘤栓子,结合UCG检查发现可确诊。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