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旅行者腹泻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旅行者腹泻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旅行者腹泻症状 常见症状 腹痛 稀便 水样便 痢疾 病毒性腹泻 脱水 里急后重 黏液便 失水 肠鸣

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霍乱,ETEC,EAEC,病毒及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数细菌多属于非侵袭性病原体,由于病原体为非侵袭性,多无组织学变化,其感染主要在小肠,故其临床特征是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无发热或明显腹痛,腹泻为水样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后重,易导致失水与酸中毒,大便内无炎性细胞,病程一般较短,侵袭性病原体所致腹泻,肠道病变明显,可排出炎性渗出物,主要累及结肠,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毒血症状较明显,有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腹泻多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大便镜检时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充血性炎症及浅表溃疡等,志贺菌,沙门菌,EIEC,产气荚膜杆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和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泻等均属此类型。

同一种病原体可有多种腹泻的发病机制参与,故其临床表现可重叠出现或先后出现。

旅游者腹泻经常发生于逗留在外埠的早期阶段,在热带地区,有62%病人发生在1周内,并以第3天发病率最高。

旅游者腹泻多为自限性,腹泻期通常短暂,在热带发生腹泻者的55%和北美的65%病人均在48h内停止腹泻,而在亚热带波动于42%~61%,所有热带旅游者腹泻期平均为(3.6±0.1)天(中间值为2.3天),而排稀便之平均期为(2.9±0.3)天(中间值为2天),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在北美,腹泻期平均为(2.9±0.5)天(中间值为1.8天),以上数值均指经各种治疗处理后的结果,在热带发生腹泻的3554名中有918名(26%)未经治疗,其平均病程为(4.1±0.2)天(中间值为2.4天),年龄较大者腹泻期显著缩短,30岁及以下者病期4.0~4.2天,30~39岁者为3.6天,39岁以上者病期为2.9~3.2天,而且主要表现在热带地区,病程较短者发病也较迟,性别或既往热带旅游史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在临床上,如以腹泻次数作为来衡量其严重程度的话,旅游者腹泻通常较轻,75%以上的热带旅游性腹泻患者,每天腹泻不超过5次,热带地区为(4.6±0.1)次,北美为(3.6±0.2)次,年龄间无差别,女性略多于男性,在同一地区旅游次数和旅游性质对腹泻次数无明显影响,而且在热带地区腹泻次数与病程长短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水样便与不成形便仅提示后者往往出现在轻症患者而已,在妇女中和发病较高地点的腹泻患者,其腹绞痛症状发生率较高,探险性旅行者发生腹泻时伴有较多的发热症状。

临床上,排稀便并不单纯是功能性紊乱,其在症状上和病期上均与轻型旅游者腹泻相类似而无法加以区分,至于各地腹泻发病率,发病时间和病程长短上的差异,以及伴随症状,均与其特异的病原体有关。

血样泻见于10%~15%的旅行者腹泻病例,发热和腹痛常伴有痢疾,但对病因诊断来说指导意义不大,便溏,量少,并有黏液和血,这是主要侵袭结肠和远端回肠的痢疾性微生物的典型表现,尽管血样泻强烈提示存在侵袭性微生物(如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但在此类感染中并非一成不变,故不同病因间的临床差异是不可靠的。

持续性腹泻(表4)在旅行者中并不多见,如有发生可考虑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环孢子虫病,可能还有类圆线虫病,持续性腹泻经彻底的检查后如仍未检出肠道病原体,则可能系由热带口炎腹泻引起,这种病通常见于到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部分地区和加勒比地区旅行的人员,在非洲极罕见,现已证实感染后可发生肠激惹综合征,并可在一次感染性事件发生后持续数月之久,多数为急性发病,但可能持续很久。

根据患者旅游地的流行病学史,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同时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注意寻找病因。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