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血吸虫肠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血吸虫肠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血吸虫肠病症状 常见症状 腹痛 营养不良性水肿 腹水 粘膜充血 痢疾样大便 腹泻 粪内或直肠乙状... 便血 便秘 水肿

㈠病史:

与流行区疫水有接触史应考虑到有患血吸虫病的可能,故患者的籍贯,职业与疫水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无症状无体征的患者尤为重要。

㈡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发病前1个月左右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病人,长期发热,并伴有下列特征者应考虑急性血吸虫病的可能:

①有尾蚴皮炎病史,肝肿大与压痛,腹泻等;

②血中白血球总数与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

③乙状结肠镜发现直肠粘膜充血水肿,黄色颗粒状虫卵结节

2、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慢性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或过去症状早被遗忘,而且这些症状也很难与本病联系作为诊断参考,在流行区凡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肝脾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青壮年新近有癫痫发作,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发作,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现象,如巨脾,腹水或呕血以及侏儒症等患者,均应考虑有血吸虫病的可能,并进行病原检查加以证实。

感染鼠血清中检出了循环抗原,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循环抗原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已取得少少可供参考的结果,检测循环抗原为寻找考核血吸虫病疗效的方法提供了新途径,目前该法仍在探索阶段。

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到2~3天内,尾蚴侵入处出现蚤咬样红色点状皮疹,为尾蚴皮炎,有瘙痒,数天后自退,尾蚴行经肺部时可引起咳嗽咳血,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而多样化,视虫卵沉着部位,感染轻重和机体反应而异,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

㈠急性因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为季节性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以男性青壮年为多,大部发生在过去无免疫性而新近有大量尾蚴感染者,主要是常与疫水接触之故,患者感染史较明显,且多数有尾蚴皮炎史,其全身主要症状有发热及过敏反应,皆由虫卵毒素和组织破坏后的代谢产物所引起,因虫卵在肠道大量沉积造成急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腹痛,腹泻的占半数以上,腹泻每日2~3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并可发现黄色小颗粒(为虫卵结节),此为急性期独特的病理变化,发病的初期部分病例可仅有便秘,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部泡胀,有柔韧感和压痛,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少数患者并有腹水形成,这是由于急性虫卵结节所产生的炎症渗液以及虫卵引起肝脏内广泛病变,使肝内血流不畅,淋巴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其他可有肝,脾肿大等。

㈡慢性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患不一定有急性发作病史,流行区农民自小与河水接触,有小量多次反复感染,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由于感染程度不同,慢性血血吸虫病有无症状和症状之分。

1、无症状患者:轻度流行区以无症状患者占大多数,其健康情况和劳动力可不受影响,仅于集体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城市中所见的血吸虫病多数也属此类,患者大多既无症状亦无阳性体征,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肝或脾脏肿大。

2、有症状患者:乙状结肠与直肠为血吸虫病病变的主要部位,故腹泻与痢疾样大便颇为常见,其轻重则因感染而异通常以轻者为多,患者偶有腹泻,每日2~3次,间或便中带血,重者可有腹绞痛,里急后重感,痢疾样大便等,乙状结肠因虫卵沉着及纤维化而增厚,并有压痛,粪便中容易找到血吸虫卵,另外增厚的大网膜,肠系膜和肿大的肠系膜或腹腹后淋巴结也常因虫卵沉着,肉芽肿形成,伴有纤维化而缠结成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痞块,其质硬而固定,以下腹部为多,患者大多显示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患者肝脾切见肿大,在早期肝大于脾,表面光滑,稍硬,感染较轻者可停于这一阶段而不再进展,重症而病程长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脏渐见缩小,但仍可扪及,特别是左叶,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而后脾脏渐呈充血肿大。

㈢晚期血吸虫病:由于反复感染,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肝硬化,门静脉压增高引起腹水,脾脏显著肿大,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等,部分患者常发热,腹痛,腹泻和下痢,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并常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儿童若感染严重,能影响发育,可形成侏儒症,部分患者经常发热,一般不超过38℃,可能与虫卵病的毒素对肝组织的破坏有关,此外,性机能往往减退,男性有性欲减退和阳瘘,女性则有闭经和不孕,此乃严重肝脏损害引起全身营养不良和对激素灭能作用的减弱,使垂体机能受到抑制,性腺及其他内分泌腺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所致,患者面容苍老而消瘦,外观较其实际年龄为大,常有面部褐色素沉着,晚期时肝脏反见缩小,表面不平,质坚硬,脾脏渐呈充血性肿大。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