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霍乱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霍乱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霍乱病因

霍乱弧菌感染(95%

霍乱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霍乱弧菌是病原菌,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存在霍乱肠毒素受体,发病是大量水和电解质自表面神经节苷脂不可逆地结合在一起。霍乱的病因: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埃托生物型。1.传染源霍乱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霍乱的两个生物型均可经水、食物、苍蝇以及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3.易感人群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对霍乱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人体食入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和食入弧菌的量,人体若能分泌正常的胃酸且不被稀释,则可杀灭一定数量的霍乱弧菌而不发病,若经过口服活菌苗,肠道存在特异性IgM,IgG和IgA抗体,亦能阻止弧菌黏附于肠壁而免于发病,但若曾进行胃大部分切除使胃酸分泌减少,或大量饮水,大量进食使胃酸稀释,抑或食入霍乱弧菌的量超过108~109,均能引起发病,霍乱弧菌经胃抵达肠道后通过鞭毛运动以及弧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穿过肠黏膜上的黏液层,在Tcp A和霍乱弧菌血凝素(HA)的作用下,黏附于小肠上段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并不侵入肠黏膜下层,在小肠碱性环境中霍乱弧菌大量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当肠毒素与肠黏膜接触后,其B亚单位能识别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此受体为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继而具有酶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肠黏膜细胞内,其中A亚单位能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转移ADP(腺苷二磷酸)一核糖至靶蛋白鸟苷三磷酸酶中(GTP酶),并与之结合,从而使GTP酶活性受抑制,导致腺苷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持续活化,使腺苷三磷酸不断转变为环腺苷酸(cAMP),当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时,则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盐,同时抑制肠绒毛细胞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吸收,使水和氯化钠等在肠腔积累,因而引起严重水样腹泻。

霍乱肠毒素还能促使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多,使腹泻水样便中含大量黏液,此外腹泻导致的失水,使胆汁分泌减少,因而腹泻粪便可成“米泔水”样,除肠毒素外,内毒素及霍乱弧菌产生溶血素,酶类及其他代谢产物,亦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2.病理生理

(1)水和电解质紊乱:霍乱患者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丧失,因而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患者可出现循环衰竭,若纠正失水不及时,休克时间过长,能进一步引起急性肾衰竭,虽然霍乱患者丢失的液体是等渗液体,但其中含钾的量为血清钾的4~6倍,而钠和氯则稍低于血清,因此补液治疗时,在有尿的情况下应及时补钾,否则严重低血钾可导致心律失常;亦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进一步加重肾衰竭。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碳酸氢根,此外,失水导致的外周循环衰竭,组织因缺氧进行无氧代谢,因而乳酸产生过多可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不能排泄代谢的酸性物质,也是引起酸中毒的原因。

3.病理解剖 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脱水,脏器实质性损害不重,可见皮肤干燥,皮下组织和肌肉脱水,心,肝,脾等脏器因脱水而缩小,肾小球和肾间质毛细血管可见扩张,肾小管可有变性和坏死,小肠黏膜仅见非特异性浸润。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