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病因

病毒性肝炎30%):

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①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多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1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引起细胞生长失控,持续增殖,导致癌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也有一定关系。

曲霉病毒(15%):

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玉米和花生都能致肝癌,这是由于黄曲霉素的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食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提示黄曲霉毒素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

肝硬化 (25%):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约50%,病理检查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

饮用水污染 (10%):

肝癌高发区启东报道,饮沟塘水者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调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致癌植物,肝癌发生与此有关。

遗传因素(10%):

在肝癌高发区,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患病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

其他 (5%):

微量元素,中华分枝睾血吸虫,酒精等,在肝癌高发区发现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中华分枝睾血吸虫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而产生胆管细胞癌。

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4/5为肝细胞肝癌,1/5为胆管细胞癌,两者混合的肝癌罕见。

1.分型

(1)大体形态分型:

①块状型:最多见,癌块直径在5cm以上,大于10cm者称巨块,可呈单个,多个或融合成块,多为圆形,质硬,呈膨胀性生长,肿块边缘可有小的卫星灶,此类癌组织容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②结节型:为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一般直径不超过5cm左右,结节多数在肝右叶,与四周组织的分界不如巨块型清楚,常伴有肝硬化,此型又可分为单结节,多结节和融合性结节3个亚型。

③弥漫型:癌结节较小,有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癌结节散布全肝,肉眼不易与肝硬化区别,肝大不明显,甚至反可缩小,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此型最少见。

④小癌型: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称为小肝癌,患者无临床症状,但血清AFP阳性,肿瘤切除后AFP降至正常。

(2)细胞分型:

①肝细胞型:最多见,主要特点是癌细胞类似正常细胞,但细胞大小不一,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此型约占肝癌的90%,癌细胞呈多角形,核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癌细胞排列成巢状或索状,癌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癌细胞有向血窦内生长的趋势,纤维板层样癌是新近注意的一类型肝细胞癌,包绕癌巢有板层状纤维,手术切除率高,以年轻人多,预后较普通型肝癌为好。

②胆管细胞型: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此型少见,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排列成腺体,纤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

③混合型:上述二型同时存在,或呈过渡形态,既不完全像肝细胞,又不完全像胆管细胞,此型更少见。

2.转移途径

(1)血行转移:

①肝内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癌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如门静脉的干支有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②在肝外转移中,以肺转移率最高,肝静脉发生瘤栓后,可向上延伸到下腔静脉,甚至达右心腔,或较小的瘤栓脱落入肺动脉引起肺小动脉栓塞而形成转移灶,血行转移还可累及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至肝门淋巴结的最多,也可至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胰,脾。

(3)种植转移:少见,从 肝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膈,胸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如种植在盆腔,可在卵巢形成较大的肿块。

3.肝癌分级 目前常用的是Edmondson 4级分级法:

Ⅰ级:为高分化,肝癌细胞形态与正常肝细胞相似。

Ⅱ级:肝癌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有轻度异型,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腺泡结构常见,其中可见胆汁。

Ⅲ级:肝癌细胞有明显的异形,核大而不规则,核浆比例明显增大,巨细胞多见,胆汁较少。

Ⅳ级:癌细胞形态变异甚大,常有较多的梭形细胞,胞质少,核浆比例显著增大,核仁不明显,细胞排列紊乱,无一定的结构。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