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疼痛性眼肌麻痹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疼痛性眼肌麻痹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疼痛性眼肌麻痹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疼痛性眼肌麻痹除第Ⅲ,Ⅳ,Ⅵ脑神经,第Ⅴ脑神经第1,2支及眼部症状之外,缺少其他客观体征,所以确立诊断主要依据发病的全部过程,眼部表现及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反应,崔国义根据Hunt和Smith的诊断意见,综合国内文献中报道50余例提出5条诊断标准:

1.疼痛 为眼球后部持续性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疼痛,并放射至前额部或颞部。

2.眼肌麻痹 除支配眼球运动的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外,可伴有第V脑神经第1,2支或第Ⅱ,Ⅶ脑神经损害,上述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数天。

3.脑CT,核磁共振成像 可显示海绵窦两侧不对称或窦内密度不正常,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不规则狭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发于中老年人 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可复发。

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特别敏感,如应用泼尼松60~80mg/d,48h内应见效,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鉴别诊断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二大主要症状是疼痛和眼肌麻痹,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需要鉴别:

1.颈内动脉瘤

位于海绵窦附近的动脉瘤,可引起单侧的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第1支受损,出现眼球突出,结膜水肿偏头痛后的眼肌麻痹,最常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出血占80%~91.3%,因此脑脊液呈血性,脑动脉造影可显示,不难做出鉴别诊断。

2.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偏头痛出现于眼肌麻痹之前,疼痛位于额顶部或额眶部,为阵发性搏动性痛或跳痛,不是持续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痛,眼肌麻痹以第Ⅲ脑神经损害多见,很少累及其他脑神经,脑动脉造影为阴性。

3.眼眶炎性假瘤

从病理学上眶内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肉芽肿,与Tolosa-Hunt综合征相似,眼眶假瘤临床表现以眼球突出为主,疼痛性质为钝痛,眶区可触及硬性肿块或条索状肿块,伴眼睑及结膜水肿,约有1/3患者为双侧发病,B超检查可见眶内肿块影和眼外肌肥大。

4.鼻咽部肿瘤

鼻咽癌多发生于咽后壁,因该处隐蔽,常于局部症状之前即有颅底侵犯,有35%~40%的病例引起眼-神经症状。

5.颈动脉海绵窦瘘

本病以眼球突出,眼球搏动和颅内杂音为三大主要症状,可伴有眼肌麻痹,结膜充血和水肿,视力损害,头痛及患眼胀痛,大多数患者头部有外伤史,颈动脉造影即可做出鉴别。

6.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此类患者多有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即可做出鉴别。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