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球瘤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单发性血管球瘤较常见,呈粉红色或紫色结节,直径数毫米,高分辨率磁共振显像有助于手术确定肿瘤范围,多发性血管球瘤少见,一般无触痛。
1.生长部位:最常见为手指甲床,在身体其他任何部位也可发生,好发部位为甲下,但亦可发生于手指,臂部等处,指趾部损害多见于女性。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男性多见,为一小血细胞状,暗红或紫蓝色,透过指甲可见高起或发蓝,临床上皮损类似蓝色橡皮疱痣,通常广泛分布于躯干,可多达数十个,皮损群集时可融合成团块,肿瘤进行性增大,可引起溃疡。
2.局部剧烈疼痛:常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严重者触痛呈剧烈放射性疼痛,但偶亦有无疼痛者,其特点为不碰不痛,遇冷热及按压刺激后疼痛明显,吃酸物及情绪波动时疼痛加重,夜间疼痛明显。
3.用大头针圆头可点压出部位:若生长在其他部位的皮下,也可能触到疼痛的皮下结节,或见到局部皮肤发暗。
4.多发性血管球瘤:可分为局限型与泛发型,局限性多见于上肢,其次为下肢,伴皮温增高及患者骨骼发育障碍;泛发型则广泛发于全身,可达数百个,无疼痛,可伴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