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五官科 眼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在其病程过程中,随着免疫机制的建立,很快即可自愈。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症状,防止角膜并发病的发生。

1.抗病毒药物

目前对腺病毒尚无特效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1)吗啉双呱(ABOB):采用10%~15%溶液及眼膏4~10次/d滴眼。必要时配合口服治疗。成人1.2~1.5g/d,小儿0.8g/d,分3次口服。ABOB一般无特殊副作用,高浓度溶液滴眼使用次数过多时,可发生多发性上皮糜烂。   

(2)碘苷(IDU):0.1%IDU溶液或0.25%眼膏,4~8次/d点眼。   

(3)1.25%聚维酮(PVP)溶液或0.5%眼膏,4~8次/d点眼。   

以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既不能缩短结膜炎的病程,也不能减少或防止上皮下浸润的发生。   

2.抗生素药物

局部滴抗生素眼液对本病无治疗效果,主要是预防混合细菌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溶液或眼膏,应尽量不用混悬液,以减少局部刺激。   

3.血管收缩药物

充血较重时可采用0.1%肾上腺素(epinephrine)用生理盐水稀释20倍滴眼,可使眼部充血减轻,症状好转。一般不宜使用过久,以3~5次/d滴眼,持续1周为度。   

4.糖皮质激素   

(1)结膜炎:在结膜炎期,如病人有严重的结膜反应并伴有假膜形成,或有早期睑球粘连,局部应用可减轻症状,同时可预防或减轻角膜病变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0.1%氟米龙(FML)和0.02%地塞米松溶液,4~6次/d滴眼,晚上用可的松眼膏1次,一般以持续使用2周为度。   

(2)角膜炎:2周后当结膜炎症消退,而未出现角膜炎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若上皮下浸润时应再继续使用,病情较轻者(10余个浸润灶)可采用0.05%氟米龙或0.02%地塞米松4~6次/d滴眼;较重者(10个浸润灶以上)可用0.1%氟米龙或0.05%~0.1%地塞米松6~8次/d滴眼,必要时联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每天或隔天1次;待浸润灶迅速减少或明显好转,再逐渐减少滴眼次数或降低滴眼溶液的浓度进行维持治疗,切勿立即停药、以防复发。对于位于瞳孔区或对视力影响不大的上皮下浸润,最好不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   

5.其他药物

为了保护角膜,减轻混浊和并发症,可采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谷胱甘肽或1%硫酸软骨素钠滴眼;口服维生素B2、B6、吲哚美辛或保泰松等。上皮糜烂较广泛者,尽可能采用刺激症状较轻的眼药水和眼膏点眼。若能采用生长因子(EGF、bFGF)或自家血清滴眼,会取得更好效果。  

6.局部冷敷及使用血管收缩剂可减轻症状 

(二)预后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中医治疗

(1)疠气犯目

主症:目痒碜痛,羞明流泪,胞睑微肿,白睛红赤浮肿,黑睛星翳,兼见头痛发热,鼻塞流涕,舌红,苔薄白,脉浮数。眼局部症状已如上述,但不严重,全身症状多不明显。

治法:治宜疏风清热,退翳明目。

方药:方用菊花决明散加减。决明子、石决明、木贼、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川芎、生石膏、黄芩、炙甘草。水煎服。

(2)肝肺火炽

主症:患眼碜涩赤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黑睛星翳簇生,白睛混赤,-兼有口苦咽干,-,或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

治法:治宜清肝泻肺,退翳明目。

方药:方用修肝散加减。防风、羌活、薄荷、麻黄、菊花、栀子、连翘、大黄、赤芍、当归、苍术、木贼、甘草

(3)阴虚邪留证

(4)主症:目珠干涩,白睛红赤渐退,但黑睛星翳未尽,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却邪,退翳明目

方药:滋阴褪翳汤加减 知母,生地黄,麦冬,玄参,蒺藜,菊花,木贼,菟丝子,蝉蜕,青葙子,甘草。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