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多发性硬化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儿多发性硬化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多发性硬化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2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小儿多发性硬化西医治疗

缺乏特效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或有一定疗效,可给予ACTH 80U/d,静注,1周后改为隔天1次,2周后改为每周2次维持3周,可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或可用泼尼松(强的松)口服或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长期服用硫唑嘌呤。

应做好生活护理,恢复期可进行体育疗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非手术治疗 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

(1)抗生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何选择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因为胆汁培养中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其次是肺炎杆菌和肠球菌,另外还有10%的患者有厌氧菌,松脆杆菌生长,所以应选择对肠道革兰阴性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等有效的抗生素,以往最常用的方案是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这个方案对90%的病例有效,但是对厌氧菌感染无效,所以有学者推荐此方案中再加上克林霉素(氯林霉素)或甲硝唑,这个改良方案对厌氧菌感染也有效,所有AC患者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其结果调整抗生素,若抗生素等有效地控制了AC的病情,则行ERCP等证实胆管结石的存在,并行EST取石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恢复血容量,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灌流和氧供:包括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以改善和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非手术时间一般应控制在6h内,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经过短期积极治疗后,如病情好转,则可观察下继续治疗,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治疗,对休克者,也应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4)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2.非手术方法置管减压引流 常用方法有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经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AD),如经PTCD,EST或ENAD治疗,病情无改善,应行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 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临床经验证实,不少危重病人手术中,当切开胆总管排出大量脓性胆汁后,随着胆管内压降低,病人情况短期内即有好转,血压,脉搏渐趋平稳,说明只有解除胆管梗阻,才能控制胆管感染,制止病情进展。

手术首要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生命,手术应力求简单有效,通常采用的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但要注意肝内胆管引流通畅,因为有的胆管梗阻是多层面的,多发性肝脓肿是本病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发现和同时处理,胆囊造口术一般难以达到有效的胆管引流,不宜采用。

预后

进行性加重病程预后差,而缓解-复发病程预后较好。

小儿多发性硬化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肾阳虚损:

治法:温补肾阳,填精补髓。

方药:二仙汤与右归饮加减。仙灵脾、仙茅、巴戟天、制附子温肾补精;生地、山萸肉、杜仲滋阴补肾,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当归养血活血,润肠通便;鹿角胶填精补髓,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功。

2、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填髓补精。

方药:左归饮为主方。山萸肉、菟丝子、牛膝、龟板胶补益肝肾;鹿角胶填精补髓;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填髓补精之功效。

3、痰湿中阻:

治法: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温胆汤与三秒散加减。二陈汤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枳实、竹茹清热、行气、消痰;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4、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补气;当归赤芍、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络;牛膝、制首乌补肝肾。诸药共奏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滋补肝肾之功。

5、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人参、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健脾渗湿,佐以丹参,活血化瘀,补而不滞。诸药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促中州之运化。

其他治疗:

1、葵花子油:每次30~40ml,1日1次。

2、玉米油:每次30~40ml,1日1次。

中药

1、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不足型, 每次1丸,1日3次。

2、健步虎潜丸:适用于肝肾不足型,每次1丸,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每次1丸,1日3次。

4、石斛夜光丸:适用于肝肾不足、视物不清,每次1丸,1日3次。

5、明目地黄丸:适用于肝肾不足、视物不清,每次1丸,1日3次。

6、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每次1丸,1日3次。

针灸

(1)体针:上肢瘫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治瘫穴等;下肢瘫取穴环跳、髀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悬钟、昆仑、迈步等;构音障碍取穴廉泉、合谷、通里;吞咽困难取穴天突、廉泉等;尿潴留取穴关元、气海、中极、肾俞;便秘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天枢、大肠俞、中脘等。

(2)水针:又称药物穴位注射疗法。根据临床需要选穴,如下肢取足三里、承山、阳陵泉、阴陵泉。注射药物有VitB1、VitB12、地塞米松、当归、红花等注射液,用0.9%生理盐水稀释后用,每次选2~3穴,每穴注射0.5~1.0ml,隔2日1次,5~7次为1疗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