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急性胆囊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儿急性胆囊炎
小儿急性胆囊炎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儿科 小儿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5周

治愈率:96%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小儿急性胆囊炎西医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解痉镇痛:可用硫酸阿托品,肌肉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杜冷丁,肌肉注射,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2、抗菌治疗:其目的是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常选用氨基苄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羟唑和头孢呋肟治疗。更换药时应根据血、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而定。

3、一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休息等治疗。

二、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以下症状适合做手术:

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

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

3、高热,中毒性休克,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

4、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

5、在治疗过程并发有肝脓肿,胰腺炎,胆囊坏死穿孔;

6、胆管结石。瘢痕狭窄非手术不能解除者。

手术原则: 解除胆道的梗阻,充分引流减低胆内压,术前应积极准备,包括输血、补液、静脉输入抗生素及纠正休克等措施。如经3~6小时的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即应行急症手术以免失去抢救机会。

手术方式: 可根据患儿一般情况及局部情况决定。如系化脓性穿孔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则作胆囊切除。如病变限于胆囊而小儿一般情况不良者亦可作胆囊造瘘。若同伴有胆总管炎症或穿孔时则须行胆管引流,同时行腹腔引流。

小儿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

一、中药方剂

1、脓毒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方剂: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清营凉血;元参、麦冬养阴清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以透邪热。

湿热重者加茵陈、黄芩;腑实便秘可加大黄、枳实;神昏谵语者可服安宫牛黄丸;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加服独参汤补气固脱以救急。

临床常见证型为上述四种,但又可相互交织、互相演变。治疗上应注重清、利、疏、通,因湿热不清,邪毒不除,不利胆疏肝则湿热难消,不通腑泻下邪毒从何而去。对胆绞痛剧烈者,通腑泻下为其首要,泻而痛减。体质佳者可重用大黄。在此基础上融汇变通,随证施治,乃可取得良效。且清利湿热宜早宜尽,若清利不及时彻底,恐湿热壅盛,酿成脓毒证的危候。

2、血瘀证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五灵脂主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元胡、乌药,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强;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热盛者加银花、连翘;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湿重者加厚朴、苍术;腑实便秘者加生大黄。

3、湿热证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剂: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

右胁下痛剧加川楝子、元胡;右胁下触及包块、压痛拒按者加桃仁、赤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

4、气滞证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痛止。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可缓急止痛。恶心、呕吐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伴黄疸者加茵陈;合并胆石症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

二、中成药

1、茵栀黄注射液: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2、消炎利胆片:疏肝利胆,消炎止痛。用于急性胆囊炎、胆道炎。

3、舒肝止痛丸:疏肝理气止痛。用于气滞型胁痛。

4、胆石通胶囊:利胆消炎,清热排石。用于胆囊炎及伴有胆石者。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