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病因

精神症状的产生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病,在出现心功能不全,心搏出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脑供血量减少时,导致大脑缺血,低氧进而出现脑功能障碍所至。

冠心病(25%):

(1)冠心病的发病相关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胆固醇可促使血管粥样硬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体力活动过少等;在 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社会心理因素亦颇为重要,人际关系紧张,婚恋不满等;患者的性格在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型行为模式者(急躁,好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敌意,攻击性强等)的发病率比B型者(遇事从容不迫,不争强好胜等)多两倍。

(2)冠心病导致精神障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冠状动脉硬化说: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这是产生冠心病脑病的基础,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表现为失神,晕厥等,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谵妄,错乱,幻觉,妄想等。

②脑动脉硬化说: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常伴有脑动脉硬化,后者可使脑血流量减少,出现各种脑症状或脑卒中。

③血氧含量改变说:冲中重雄等(1958)曾提出即使脑血流量正常,而血氧含量或氧饱和度降低时也可引起脑部缺血或严重缺氧,而出现失神或眩晕发作。

④心脏栓子说:心脏内壁血栓脱落或在心房颤动治疗时栓子脱落等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藤井润等认为除了栓子原因外,也要重视心肌梗死的发作,血压下降和血压凝固性增高也可造成血栓形成。

⑤心理因素:Friedman等(1985)报道有好争,激动,敌意,过分认真等性格特征者易发冠心病。赵耕源(1991)综合国内资料发现,95%的心肌梗死是心理因素所诱发,而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和极度紧张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促使心肌进一步缺血,情绪紧张还可通过下丘脑促使脂肪贮存,使TC增高,从而加剧了心肌梗死的形成,有研究发现,冠心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与心电图改变及血脂含量无直接关系。

心律失常(20%):

心律失常是一组综合征,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几乎在所有的心脏疾病都可出现,其中有些是由心理,情绪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焦虑症等),此时临床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甚至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但心脏本身并无实质性损害,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短暂性脑缺血,脑乏氧,脑水肿以致意识丧失,患者常伴有抽搐,临床称之为脑缺氧综合征,或称Adams-Stokes(阿-斯)综合征,本综合征的精神障碍多见于发作前期,发作间歇期,部分病人也可在历时2~4周的清醒期后,发生意识模糊,智能减退等类似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阿-斯综合征发作后出现的精神障碍与脑血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紊乱有关。

其他因素(10%)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