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直肠癌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直肠癌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直肠癌护理

直肠癌对症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直肠切除术后,病人血压平稳改半卧位,直肠癌术后24小时改斜坡位或侧卧位。

3、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观察引流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量。

4、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现象。

5、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6、开放人工肛门后,病人应取侧卧位,腹部伤口用宽胶布复盖,以防粪便污染伤口,如果大便稀烂或太多,可用茄类或次碳酸铋。如开放三天后无排便或排气,应查明原因,也可用导尿管从造瘘口注入石蜡油50-100ml,如仍不能排便,2小时后可用温盐水300ml灌入,一周后教患者戴手套用食指插入瘘口扩张瘘口,隔日一次,出院后定期扩张瘘口,防止狭窄。

7、肠瘘周围伤口愈合后,可用人工肛收集大便,并教病人用人工肛袋。

8、结肠造瘘口约2-3cm肠管外露,应注意观察,如有水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颜色变紫变暗,说明肠道血流障碍,应及时报告医生。

9、直肠癌手术后,常因骶丛神经损伤并发尿潴留。一般留置尿管5-7天,保持尿管通畅,多饮水,勤翻身,防止泌尿系结石。

10、拔除各种引流管后,要鼓励病人离床活动,术后1-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增加腹压造成结肠外翻。

11、观察排便情况,防止粪便阻塞造瘘口而造成梗阻。

12、出院前,指导病人自理人工肛袋,并做好生活和饮食卫生宣教工作。

直肠癌的日常护理

1、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应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皮肤由于受粪便及消化液的刺激腐蚀,容易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等,若能早期注意,是可避免的。要注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保持清洁卫生。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软膏敷于造口周围,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擦洗后再重新更换,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的炎症。

术后早期睡眠宜采取左侧卧位,可避免粪便污染伤口而引起感染。若已发生皮肤湿疹,可用清水冲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局部糜烂时,可涂氧化锌软膏保护,也可使用护肤膏。同时要寻找大使过稀的原因,如为腹泻应口服止泻药物。

2、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有几天没有排便,可服用导泻药或到医院进行人工肛门灌肠。训练定时排便的意识,可使用灌肠的方法,每天二次,以后逐渐减少,以刺激人工肛门和其他肠道黏膜反应。每次用500~1000毫升温生理盐水灌洗,病人出院前可向主管医生和护士学习,逐渐学会进行自我灌洗,并注意灌肠插入肠管时用力不可过猛,防止肠穿孔。病人可仔细体会,从中找出排便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部分病人术后因瘢痕挛缩引起结肠造口狭窄,术后应酌情扩大造口

每天用手指做扩张人工肛门的动作,以刺激人工肛门黏膜的敏感性,同时也是防止人工肛门在愈合时收缩变得狭窄,再次造成梗阻。方法是:用食指戴套涂润滑剂后徐徐挺入造口,在内停留五分钟即可,操作时要慢,切忌粗暴。若狭窄严重已不能正常排便时,需就医检查及手术治疗。

4、排便困难不做增加腹内压力动作

应避免做增加腹内压力的动作,如遇有排便困难,应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出现肠黏膜脱出或增加腹压引发肠疝。

要适当掌握活动度,情绪要稳定,剧烈运动和弯腰活动要适当节制,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站立时裹一腰带。当脱出的肠管发生嵌顿,肠壁水肿,甚至淤血坏死时,要及时就医处理。

5、注意观察造口血供

观察造口血供,正常的黏膜应是红润富有光泽,若呈紫色或黑色则表示血运障碍。注意观察排泄物的色,气,味,量有无异常,出现不适时应随时应诊。

6、保持大使黏稠与成形非常重要

根据医生的指导适当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洛哌丁胺,腹方樟脑酊等,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增加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来控制排便次数。如发生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7、造口袋的护理

由于造口没有正常的括约肌而基本丧失了控制粪便的功能,因此,临床上多用造口袋来防止粪便的外溢。结肠造瘘口一般会高出皮肤表面1~2厘米,便于佩戴造口袋,贮存粪便。使用人工肛门袋前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用软纸吸干水分。使人工肛门袋的圆口对准人工肛门,测量出大致的内径后,简单调整令内口紧帖人工肛门口周围皮肤,关夹子,扣上两侧的腰带即可。

当粪便超过1/3袋子时需清洗并更换新的人工肛门袋。使用造口袋的方法不正确可导致造口磨擦,出血,感染,粪便外溢污染衣裤及产生异味。所以,应备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造口袋,交替使用,或选择一次性造口袋。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