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外科 烧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5月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20000元)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西医治疗
蒸气烧伤主要保持口腔清洁,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呼吸困难,给氧及静脉滴入激素,减轻喉及肺水肿,对预防瘢痕狭窄亦有好处。用糜蛋白酶、氢化孝的松及抗生素溶液混合雾化吸入,促进水肿消退并稀释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特别是早期出现呼吸困难或伴有头颈部严重烧伤者,应及早作气管切开术。
化学腐蚀伤者,根据毒物不同,应用相应药物中和毒物,如服强碱者可用醋、2%醋酸、桔子汁或柠檬汁等洗胃,服强酸者可先用水稀释,再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胶或稀氧化镁乳剂冲洗,然后再给口服或经胃管灌入牛奶、蛋清、橄榄油或其他食用油以中和毒物。同时给镇静止痛药物及大量维生素C,必要时输液、输血、注意保暖、抗休克、及肝、肾功、水电解质的平衡。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激素预防感染及瘢痕狭窄。如情况允许,鼓励病人经口饮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无菌流食。对有食管穿孔或纵隔炎可疑者,绝对禁止经口进食,可用输液,胃管及鼻饲饮食,必要时作胃或结肠造口术以维持营养。强酸、硷腐蚀伤者多数会遗有瘢痕狭窄后遗症,为便于以后进行扩张治疗,应令病人早期吞入一条丝线。
晚期发生瘢痕狭窄者,可以根据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采用手术分离,扩张治疗,或喉、气管、食管成形术,必要时可作结肠代食管术等以恢复其呼吸和吞咽功能。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毒热炽盛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方药: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玄参、银花、黄连、丹参、麦冬、黄芩、黄柏、山栀、甘草。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若热毒传心者,加清心开窍之品,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热邪传肺者加清肺化痰之品如生石膏、川贝、鱼腥草等;若热毒传肾,尿少或尿闭者,加车前子、白茅根、猪苓、泽泻;若腹胀便干可加枳实、厚朴、大黄等。
2.热盛伤阴
治法,解毒利湿,养阻清热。
方药:解毒养阴汤加减。南北沙参,西洋参,石斛、玄参、佛手、生黄芪、生地、丹参,公英、麦冬、玉竹、银花、甘草,生苡仁。若脾胄虚弱者宜调理脾胃为主,以参苓白术散加山药、扁豆、石斛;呃逆嗳气者加制半夏、柿蒂、竹茹。
3.气血双虚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和胃。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丹参,红花、桃仁、生黄芪、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若便溏粘臭而频者,加葛根、白头翁、广木香、神曲等;呕血便血者,加三七、白及、侧柏炭、地榆炭、槐花炭。
二、外治方
1.加味三黄粉外敷治疗各种烫伤Ⅰ~Ⅱ度:药物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苦参、白鲜皮,蝉衣,海螵蛸,冰片,轻粉,强的松片,氧化锌、滑石粉。配制法:先将8味中药焙干,研成粉过120目筛,除去杂渣,再将后6味混合研面,入瓶备用,外搽,每日换药1次,纱布包扎,固定即可。(《北京中医》1990;11:15)
2.10%黄柏、地榆、紫草油,煎水冷湿敷亦可加入鸡蛋清调匀涂敷。
3.紫色疽疮膏和化毒散炊膏各半混匀外敷,待痂皮脱落后可用五倍子、白及等研细撒在疮面上。
4.虎地丁(虎杖、地丁、70%酒精)喷洒创面,每2~4小时1次,12~24小时结痂,以后每日3~4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