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发育不良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脑发育不良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脑发育不良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4000-10000元)


脑发育不良西医治疗

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本病无特殊治疗。可对症处理。手术治疗脊柱侧弯应慎重,如果侧弯超过40°仍能行走的病儿,可考虑手术,术前应监测心肺功能。心肌病严重者治疗心力衰减。有糖尿病者可试用胰岛素,但多无效。病之早期应尽量做平衡训练和锻炼肌力,做理疗。现有作者提出试用抗氧化剂、铁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尚无经验总结。

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

本病征无有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对症治疗和加强一般护理。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1、手术指征   

(1)有梗阻性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者。   

(2)有明显神经症状者,例如因脑于受压出现喉鸣、呼吸暂停、紫绀发作、角弓反张、Horner综合征、吞咽反射消失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   

2、手术目的

手术治疗是为了解除枕大孔和上颈椎对小脑、延髓、第四脑室及该区其他神经结构的压迫,以及在可能的范围内分离枕大孔和上颈髓的蛛网膜粘连,解除神经症状和脑积水。   

3、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包括枕下开颅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或脑脊液分流术。有人认为成人Ⅰ型可行枕下减压术,而Ⅱ型仅作分流术即可。一般作颅后窝充分减压术,即广泛切除枕骨鳞部及第1~3颈椎椎板,切开硬膜并分离粘连,探查第四脑室中孔。对于有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未能解除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   

(1)对于有癫痫症状的患者可以用抗惊厥药物加以控制,缓解症状;

(2)治疗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在他们运动和相关障碍的限制中,获得最大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有痉挛性偏瘫或四肢瘫痪,而智力正常的患者有较好的预后,不完全依赖于社会。他们可能需要理疗,工疗,支架,矫形外科,语言训练,能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

(3)当智力和体格障碍并不严重时,儿童应该到常规的学校学习。对另一些患儿来说,完全的不依赖于社会是不现实的,需要不同程度的终身的监护和帮助。可能的话将这些儿童送到到特殊学校就读。即使是严重受累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例如洗脸,穿衣,吃饭)的培训也是有益的,这可以减少依赖,增加自尊,并且极大地减轻家庭的负担或慢性病医疗部门的工作。

(4)和所有慢性残疾儿童一样,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父母要积极让患儿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减轻他们自己的不良感受。治疗需要有父母持之以恒,并去一些辅助的康复治疗机构帮助患儿康复。

小儿脑血管畸形

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首先是防止出血,控制癫痫和改善神经功能。对于已有出血者,则应针对降低出血死亡率和再出血,使因出血所致的脑组织损害得到最良好的恢复。治疗方面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  

1、非手术疗法 对脑部深在的血管畸形、病情危重者、手术困难或一时不能立即手术者,可进行积极内科治疗。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4周。对精神烦躁患儿应选用适量镇静药。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以控制脑水肿。癫痫发作常为出血前相当长时间的一种主要临床征象,也可伴发于出血时或其后,即使经手术治疗,仍有不少病儿发生癫痫,故必须坚持有效的抗癫痫治疗,以防止继发性脑损害。   

2、手术疗法 近年来随着麻醉方法、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大为降低,手术范围也有所扩大。目前多主张有出血史,或病变小、手术易达到者,应手术切除。婴儿脑动静脉畸形伴有脑积水者,可能需做脑室分流术。   

小儿脑性瘫痪

治疗的目的是利用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纠正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减轻伤残程度,促进患儿正常发育。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康复。

1、康复治疗

针对脑瘫患儿的现有能力进行功能障碍评定,制定适合小儿特点的训练方案,并备有训练的设施。功能训练包括:

(1)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PT):主要训练粗大运动,特别是下肢的功能,利用机械、物理手段改善残存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常用:

①波巴斯(Bobath)法(又称神经发育治疗法):阻止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产生,发展正常的运动能力和自动反应能力。

②伏易得(Vojta)法:通过刺激脑瘫患儿身体的一定部位,使患儿产生翻身和匍匐爬行两种反射运动模式,最终使这些反射运动变为主动运动,这些匍匐爬行视为人体所有协调运动的先导。

③派托(Peto)法:集体训练的引导法,把生理条件相似的患儿放在一起,包括粗动作训练、感觉运动、自助技能训练和特殊教育。

(2)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眼手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日后的职业工作能力。

(3)语言治疗(speech therapy,ST):包括发音训练、咀嚼吞咽功能训练。对于语言功能障碍要争取在语言发育关键期前进行。个例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视觉障碍及时纠正,听力障碍尽早配备助听器。

(4)物理治疗:包括电疗、水疗等,特别是在水中能产生更多的自主运动,肌张力得到改善,并增加患儿学习自信心。必要时配备合适的矫形器。

(5)祖国医学:应用针灸、推拿、按摩等进行康复治疗。

2、外科矫形

适用于步态趋于成熟的小儿(6~10岁)进行。主要适应证为痉挛性脑瘫患儿,目的在于矫正畸形、改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手术包括肌腱手术、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

3、家庭教育

提倡家庭成员的参与康复治疗。应加强患儿父母教育,学习功能训练手法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方法;全面关心患儿,注意合理营养和护理。

4、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仅为对症治疗,如为缓解手足徐动型的多动,可试用小量安坦;缓解肌痉挛可用巴氯芬、肉毒素A、丹曲林、苯二氮卓类等,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幅度和运动功能;合并癫痫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脑萎缩

语言康复的治疗原则:

脑萎缩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由于年老血液成份的异常等因素,血液的粘稠度增高,使血液缓慢、血流量减少,致使正常的机能活动所需的能量减少;且年老微循环发生障碍,微循环网血液不畅,则记忆商可降低;老年人动脉含氧量降低,使脑细胞陷于相对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合成各种酶和神经传导质的量减少,均可导致脑萎缩。此外,遗传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也起了一定作用,衰老的过程、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减退等因素也与发病相关。

坚持发音器官锻炼和说话相结合。加强舌体运动,可使舌的动作得到改善;通过声带震动可使声带得到锻炼;通过呼吸练习,使气流得到调整;通过口腔运动可帮助舌的运动,以加强对气流的调整等。这些均有利于言语恢复,说话练习也反过来强化发音器官的功能。

语言的治疗有高度针对性,命名性失语治疗重点放在对物品名称命名的训练上;对读写困难者重点练习复述词句和书写训练上;对表达能力差者,多进行日常口语对话、手势语、指物品名称或哼调练习。

坚持“视、听、说、写”四者并重,坚持天天学,天天练,但也不宜安排过多,操之过急。过多过重的练习反使患者将语言训练当作是负担,不能取得患者的协作。

坚持多种形式锻炼,以提高患者兴趣,训练内容可有绕口令,又有讲故事、提问,还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抢接、联句等形式。

如有可能,还将安排集体训练,集体训练可引起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并能排除畏难情绪和怕说话的心理,语言康复由语言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在治疗前,由治疗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患者现有语言能力的治疗方案。语言康复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

脑萎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生理性脑萎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衰退,脑细胞功能逐步退化而引起的。病理性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衰退性疾病,多由血管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出血、高血压病、冠心病等)、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维生素缺乏等)、中毒(如金属中毒、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感染(如脑炎等)、脑外伤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杜主任指出,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血管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心血管以及周围血管性疾病,都会影响到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脑动脉硬化、缺血,甚至梗塞等,使脑组织因缺乏必需的营养而受损,以致于出现脑功能减退甚至脑萎缩。

脑萎缩中医治疗:

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临床上可将脑萎缩分为五型辨治。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制首乌、龟板、枸杞子、桑葚子、远志、菖蒲、怀牛膝等水煎服。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倦怠流涎,失眠纳少,肢体麻木,表情呆滞,喜静恶动,短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缓。 

治宜养血,益智健脑。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山药、黄精、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紫河车、益智仁等水煎服。颈硬胀者加葛根;大便干结加女贞子、草决明。

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药用黄柏、知母、生地、丹皮、元参、女贞子、枸杞子、龙骨、牡蛎、生铁落等水煎服。震颤加龟板、鳖甲;腰膝酸软加杜仲、山萸肉;神呆者加菖蒲、远志。

痰浊雍盛,蒙蔽脑窍型:主要表现为头重且晕,胸闷短气,倦怠嗜卧,肢体麻木或沉重,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化浊,开窍醒脑。药用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远志、郁金、菖蒲、胆南星等水煎服。舌质紫暗者加丹参、川芎;食少加山楂、鸡内金;腹胀痞满加莱菔子。瘀血阻滞,脑失荣养型:主要表现为口唇紫暗,肢体麻木,善忘,口干欲饮,语言颠倒,或久病反复加重,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通络醒脑。药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远志、菖蒲、鸡血藤、柴胡、牛膝等水煎服。小便失控加益智仁;共济失调加黄精、全虫;视物不清加菊花、枸杞子。

多年的临床总结,所治疗的病例经CT对照,治疗后都有明显的改善。

小儿脑瘫

一、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百会、大椎、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关元。智力低下加四神聪、印堂;下肢瘫痪加环跳、秩边、阳陵泉;腕下垂加外关、阳池;足内翻加绝骨、昆仑;足外翻加三阴交、太溪。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4~5个,予补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每日1次,2~3月为1疗程。停1~2周后,可继续第2疗程。

2、头针:主取运动区,可酌情配取语言二区、三区,视区,平衡区,舞蹈震颤区等。用26或30号针,快速捻转针柄,每分钟200次,持续2~3分钟,留针5~10分钟,再重复上述治疗,捻针2~3次,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中应注意严格消毒,避免头皮感染。

3、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4、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二、推拿按摩法

头部选百会、印堂、太阳、风池穴,上肢选肩井、曲池、尺泽、合谷穴,下肢选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昆仑穴。失语加哑门、天柱穴;舌斜视加瞳子、睛明穴,此外必须加推督脉。施术顺序为四肢-头-脊柱。手法宜平稳,由轻渐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性收缩为要。一般先用摩法,逐渐改用揉法、滚法,推四肢时,由肢体远心端逐渐推向近心端。每次15分钟,隔日1次,3月为1疗程。    

小儿脑瘫西医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二、药物治疗

(1)本症的治疗无根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酚、安定等。

(2)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三、康复治疗

(1)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2)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3)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5)运动疗法: 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四、心理疗法

与患儿交谈, 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 进行诱导和启发, 调整病态心理, 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脑发育不良中医治疗

详细中医疗法参考具体疾病。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