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下颈椎不稳症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下颈椎不稳症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下颈椎不稳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其发病原因与上颈椎不稳症不尽相似,上颈椎不稳症的发病以先天性因素为主,而在下颈椎,后天性因素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退行性变 自机体生长发育停止后即开始退行性变过程,意味着各组织将朝着推动自身形态与功能退化的方向发展,尽管这一过程持续到生命停止,但在不同阶段所造成的病理解剖特点与后果并不一致,从颈椎失稳这一角度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退变早期椎节呈现轻度不稳:指纤维环及髓核刚刚开始脱水,体积变小及弹性降低的早期阶段,在此情况下,椎节必然出现松动,在侧位动力性X线片上,可以发现颈椎椎节出现轻度梯形变,此种病理生理改变易激惹后纵韧带及根管处的窦椎神经,引起局部症状,此期所引起的症状相当于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期颈椎病;同样,此期也是这种类型颈椎病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基础。

(2)退变中期椎节明显失稳:指椎体间关节等退行性变进一步加剧,髓核明显脱水,并可出现纤维环的破裂及髓核移位,以及韧带骨膜下间隙形成,在此情况下可以引起椎节的明显松动及变位,严重者甚至出现半脱位样改变,在此情况下,视原发性或继发性椎管的矢状径不同而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差异。

①大椎管者:指椎管矢状径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大多表现为窦椎神经受刺激所出现的颈部症状,少有脊髓或神经根受激惹的临床表现。

②小椎管者:椎管愈小,椎节移位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征愈明显,因此,其不仅具有颈型颈椎病症状,尚有可能出现根型,椎动脉型或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诉与体征,其特点是症状的变动幅度较大,与患者颈部的体位关系密切。

(3)退变后期椎节失稳后恢复:由于前期的明显失稳引起椎间隙四周韧带骨膜下出血,机化,软骨化,钙盐沉积及骨化,从而使失稳的椎节逐渐恢复原有的稳定,尽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以及周围的其他韧带为增生的骨赘所取代,并可对脊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神经形成持续性压迫,但椎节的稳定性却获得恢复,此种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对小椎管者是有害的,而对大椎管者则十分有利,因为后者一般不引起神经组织的受压症状。

2.外伤与劳损 在现代生活中,外伤的机会日益增多,尤其是高速公路与高速车辆的出现更增加了脊柱损伤的机会,头颈部的突发性外伤与颈部的慢性劳损均可引起椎节程度不同的松动与失稳,尤其是当外力引起椎节超限活动时,椎节韧带易出现撕裂征,并可直接引起与颈椎退变早期或中期相类似的后果,尤其是椎节移位明显及椎管狭窄者。

3.咽喉部炎症 主要是咽喉局部及上呼吸道的炎性反应,甚易招至椎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的松弛,以致加重椎旁肌肉受累,导致肌肉无力,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加剧颈椎的不稳。

4.其他 包括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在治疗中过度的大重量持续牵引,不恰当的手法操作,不适当的颈部锻炼以及其他凡是可以引起颈部肌肉萎缩的伤患等,均可引起或加重颈椎的失稳。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