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症状 常见症状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黄疸 食欲不振 水肿 婴儿喂养困难 丘疹 无胆汁粪便 白细胞增多 肝功能异常 嗜睡

1.一般症状

与体征胆汁淤积的临床特征可有宫内生长障碍,早产,喂养困难,呕吐,生长缓慢及部分或间歇性胆汁缺乏的粪便(白便),新生儿期可看到黄疸,但常会延迟到2~3周,尿色暗,并会染尿布,粪便常呈淡黄色,浅褐黄色,灰色或白色,肠黏膜周围胆红素产物渗出常使粪便略带黄色,肝大很常见,触诊肝脏呈不同程度硬感;以后出现脾肿大,年龄稍大病儿可能会出现瘙痒,杵状指(趾),黄色瘤及佝偻病串珠,可在整个心前区或后背听到心脏杂音,反映了心血管排出量增加或经过支气管动脉分流,到2~6个月时,生长曲线反映了重量增加很少,可能是脂肪吸收不良和氧消耗增加的结果,后期出现腹水和出血等并发症,一般在生后2周即可出现黄疸逐渐加重,但也可晚至2~3个月,常发生食欲低下,吸吮反射减弱,嗜睡,呕吐,可出现痣,丘疹或瘀点,在较轻病例,生长缓慢可以是惟一的症状,偶可见肝功衰竭,血小板减少,水肿(非溶血性水肿)及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2.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引起的新生儿肝炎表现多样,如果不采取措施(如使用HBIG或疫苗)预防感染,70%~90%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时将获得HBV感染,大多数感染后婴儿将成为HBV携带者,通常持续终生,亚急性重型肝炎罕见报道,尤其在产时或产后经感染的血液而感染者,然而也可发生于经母亲传播的病毒感染病例,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黄疸,昏迷,肝脏变小及凝血功能异常,继之发生呼吸,循环和肾脏功能衰竭,组织学上,肝脏出现大面积肝坏死,网状结构破坏,微小炎症,偶可见假小叶形成,据报道,有少数幸存者出现肝脏结构的重建而接近正常。

少数严重病例,可见伴有轻微的门脉部炎症反应的局灶性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是细胞内的和小管性的,慢性持续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持续存在数年,伴有持续性抗原血症(HBsAg)和转氨酶轻度增高,慢性活动性肝炎可在1~2年内发展成肝硬化。

3.新生儿细菌性肝炎

大多数新生儿肝脏细菌感染,是由于母亲产道或宫颈感染上行传播致羊膜炎,侵入胎盘而获得,起病急,通常在生后40~72h即发病,有败血症的表现,并常见休克,不足25%的病例可出现黄疸,但出现较早并呈现混合性黄疸,肝脏迅速增大,组织学改变为广泛性肝炎,伴有或不伴微小或巨大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杆菌,李斯特菌和B族链球菌,罕见的有棒状结核杆菌,由大肠埃希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孤立性肝脓肿常与脐炎和脐静脉插管有关,细菌性肝炎和新生儿肝脓肿需要大剂量特异性抗生素治疗,少数病例需要外科引流,常有死亡,但幸存病例没有长期肝病的后遗症。

4.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

在我国CMV感染相当普遍,主要引起呼吸道症状,同时引起胆汁淤积,诊断确立需根据从病儿尿或分泌物中检测到CMV(包括CMV抗原或DNA),或血清CMV IgM阳性,CMV IgG抗体阳性不能诊断为CMV感染,因其可来自母体,除非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高,或2个月时滴度高于母亲。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