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脂溢性角化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的检查
  • 常见检查项目
  • 参考价格
  • 查看
展开

组织病理:本病组织病理呈多种不同的表现,通常分6型,即角化型,棘层肥厚型,菌落型,腺样型,刺激型和黑棘皮型,同一损害中,常见不止一型的上述类型。

上述各型均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与乳头瘤样增生,绝大多数病例,棘层肥厚完全是由于肿瘤向上伸展,因此肿瘤下端平坦,与两端正常皮肤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为本病组织病理上的特点,增生的瘤组织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前者与正常表皮中所见的鳞状细胞相同,而后者比正常基底层细胞小,胞核相对较大,兹将上述六型分述如下:

1.棘层肥厚型:为本病最常见的类型,角化过度和乳头瘤病常轻,但表皮显著增厚,有些病例中增厚的表皮虽然只包绕着狭窄的乳头,另一些病例则可见由增厚,交织的表皮细胞索围绕结缔组织岛而构成的网状外观,可见很多角质凹陷在横切面上表现为许多假性角囊肿,此外亦见呈骤然而完全角化的真囊肿,在显著增厚的表皮中,基底细胞的数目超过鳞状表皮,此型黑色素含量较正常者多。

2.过度角化型:也称指状或锯齿型,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殖明显,但棘层肥厚不大明显,很多表面被覆表皮的真皮乳头,向上呈指状伸展,好像教堂的屋顶,表皮大部分由鳞状表皮组成,但到处可见小簇基底样细胞,一般无大量黑色素。

3.腺样型:表皮呈许多细的表皮细胞束从表皮伸向真皮并分支和交织,很多束仅由双层基底样细胞组成,纯网状损害无角质囊肿和假角质囊肿,但腺样型也常伴有棘层肥厚型,后者常见角质囊肿和假角质囊肿,腺样型的基底样细胞常见明显色素增加。

4.菌落型:表皮内有极显著的细胞巢,后者在有些病例中因胞核小而深染,只在少数部位见到细胞间桥,而与基底细胞上皮瘤的病灶相似,有些病例细胞巢则由有明显细胞间桥的相当大的细胞构成。

5.刺激型:此型特点为出现很多由许多排列成洋葱状的嗜酸性扁平鳞状细胞构成的鳞状旋涡或鳞状珠,因此像分化低的角化珠,但这些鳞状旋涡,小而数目多,呈限界性而易与鳞状细胞癌的角珠区别,此外,刺激型脂溢性角化病可向下增长,超过非刺激型通常所见的水平分界线。

6.黑棘皮瘤型:为脂溢性角化病的一种相当罕见的组织学类型,损害内散布有很多充满黑色素的大黑色素细胞,银染色这些细胞有大的树枝状突,并含有相当量的黑色素,而角质形成细胞几乎不含任何黑色素,本型不同于通常的色素性脂溢性角化病,后者仅有少数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几乎完全位于角质形成细胞内。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