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病因

遗传因素(40%):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20%~30%,大多数系同胞一代发病,目前发现其基因至少存在25种突变,定位于染色体13, 

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血浆铜蓝蛋白,不能与铜结合,以致大量铜沉积于肝,脑(豆状核),角膜和肾脏,导致铜代谢障碍并引起一系列内脏功能和组织上的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脑基底核,小脑,大脑皮质,角膜,肝,肾等处, 

胆道排铜障碍 15%):

经用64Cu或67Cu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本病患者为肝胆系统排铜减少,从而使铜在肝脏或其他脏器及组织中大量沉积,这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假说。

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存在(10%):

持此假说者认为突变基因的产生物是细胞内一种异常的蛋白质,或者由异常的酶导致蛋白质不完全水解形成异常的多肽,这种异常的蛋白质或多肽主要存在肝,脑,肾等组织中,并对铜具有异常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碍了铜蓝蛋白的合成,使铜在组织中沉积起来。

溶酶体缺损(10%):

肝细胞溶酶体的缺损,则早期不能将铜集中到溶酶体,以后又不能把铜释放到胆汁中被排出,导致铜在肝脏或其他组织中大量沉积。

铜蓝蛋白合成障碍(15%):

Matsuda(1974)用放射免疫法测得患者血清中有正常原铜蓝蛋白含量,提示患者体内铜与原铜蓝蛋白合成过程受阻。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