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状 常见症状 肌肉萎缩 步态异常 四肢无力 对称性肌无力 震颤 蹒跚步态 呼吸困难 肌张力减低 面肌无力 舌肌萎缩

本症大多数患者为SMA-Ⅰ型,其次为Ⅱ型,Ⅲ型发病率最低。

1.婴儿脊髓性肌萎缩:也称为SMA-I型或Werdnig-Hoffmann病,本型为3型中最为严重,据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2万活产儿,约1/3病例在宫内发病,胎动变弱,半数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即可发病,且几乎均在5个月内发病,罕见能存活1年,这些患儿在胎儿期已有症状,胎动减少,出生后即有明显四肢无力,喂养困难及呼吸困难,临床特征表现:

(1)对称性肌无力:首先双下肢受累,迅速进展,主动运动减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独坐,最终发展手足尚有轻微活动。

(2)肌肉弛缓,张力极低:患儿卧位时两下肢呈蛙腿体位(图1),髋外展,膝屈曲的特殊体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肌肉萎缩:可累及四肢,颈,躯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婴儿皮下脂肪多,故肌萎缩不易发现。

(4)肋间肌麻痹:轻症者,可有明显的代偿性腹式呼吸,重症者除有严重呼吸困难外,吸气时可见胸骨上凹陷,即胸式矛盾呼吸,膈肌运动始终正常。

(5)运动脑神经受损:以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表现舌肌萎缩震颤

(6)预后不良,平均寿命为18个月,多在2岁以内死亡。

2.少年型SMA:也称为SMA-Ⅱ型,中间型SMA或慢性SMA,发病较Ⅰ型稍迟,多于1岁内起病,进展缓慢,患儿在6~8个月时生长发育正常,多数病例表现以近端为主的严重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多发性微小肌阵挛是主要表现;呼吸肌,吞咽肌不受累,面肌不受累,括约肌功能正常,本型具有相对良性的病程,生存期超过4年,可存活至青春期以后。

3.少年型脊髓性肌萎缩:又称SMA-Ⅲ型,也称为Kugelberg-Welander病,Wohlfart-Kugelberg-Welander综合征或轻度SMA,是SMA中表现最轻的一类,本病在儿童晚期或青春期出现症状,开始为步态异常,下肢近端肌肉无力,缓慢进展,渐累及下肢远端和上双肢,可存活至成人期,表现为神经元性近端肌萎缩,容易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相混淆,患儿常有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能行走的SMA-Ⅲ型患儿可出现蹒跚步态,腰椎前突,腹部凸起,腱反射可有可无,维持独立行走的时间与肌无力的发病年龄密切相关,2岁前发病者将在15岁左右不能行走,2岁后发病者可一直保持行走能力至50岁左右,大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SMA-Ⅱ型和Ⅲ型在数年内肌无力症状进展缓慢或没有进展。

另外,不典型SMA进行性延髓麻痹(Fazio-Londe病),患者脑干运动核进行性受损,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进行性延髓麻痹,但不伴或很少伴有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现象,本病常于生后最初几年发病,表现为明显的面肌无力及其他脑神经运动神经核受累症状,通常在第Ⅴ对脑神经以下的神经核,眼外肌一般不受累。

最近,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至少有部分SMA患者可伴有关节屈曲,Bingham等在2名死于呼吸衰竭和关节屈曲的婴儿中,发现有SMN基因缺失,而另外2名无关节挛缩的婴儿无SMN基因缺失,这些发现提示伴有关节弯曲和肌无力或肌张力低下的患儿都应进行SMN基因突变的检测。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