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道菌群失调症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肠道菌群失调症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肠道菌群失调症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1-3周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肠道菌群失调症西医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

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

三、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microbioecological preparation):亦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oaomodulator),是根据微生态原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利用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或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目前,国际上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素(synbiotics)。

(1)益生菌:是指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多种益生菌活菌制剂,基础原理是用人或动物正常生理菌群的成员,经过选种和人工繁殖,通过各种途径和剂型制成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然后再以投入方式使其回到原来环境,发挥自然的生理作用。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2)益生元:是指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最早发现的这类物质是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如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棉子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大豆低聚糖、玉米低聚糖等。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利用,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

(3)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服用后到达肠腔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再行繁殖增多,使之更好地发挥益生菌的作用,合生素是很有开发前途的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原则:提倡应用原籍菌制剂,选用从正常人体微生物群分离的有益菌,选用对抗生素没有内在耐药性的制剂更为安全。原则上不同时使用抗生素。对轻度菌群失调的患者在尽可能去除诱因的基础上,视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微生态制剂;中度患者需积极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加强综合治疗,改善全身情况;重度菌群失调应在中度菌群失调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对二重感染的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加大微生态制剂的用量,使之迅速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四、其他

1、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泻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增强肠粘膜的局部防御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应增加纤维食物。

2、抗菌药物:立即停止原抗生素,应根据菌群分析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从而间接扶植肠道繁殖不足的细菌。此外还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将肠道细菌大部分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以使其恢复。

3、菌群促进剂:口服菌群促进剂,亦可达到扶植正常菌群的目的。如用乳醣扶植在肠杆菌,用叶酸扶植肠球菌,儿童常用分叉杆菌因子促进分叉乳杆菌生长。应用半乳糖甙一果酸,受细菌分解后形成乳酸或醋酸,使pH值降低,抑制其他细菌,而支持乳杆菌生长。

4、耐药性肠球菌制剂:日本目黑氏等采用增厚传代培养法获得了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节、氨苄青霉素的肠球菌一类链球菌BIO 4R株。经动物和人体内试验表明,本菌具有耐多种抗菌素性,故能阻止其他菌群异常繁殖,克服菌群失调,改善大便性异常,且比以往单用抗菌素治疗疗效迅捷,并能防止粪链球菌BIO 4R株的耐药因子向大肠杆菌K 12株转移。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

1、单验方:大蒜,捣烂后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保留灌肠,一日3~4次。

2、二花,栀子,地榆,公英,防风,黄连,白芍,甘草,水煎适量,80~100毫升待温后保留灌肠,一日2~3次。

3、针灸

运用针灸治疗泄泻,在穴位配取、运针手法以及留针时间上都须严谨。脾胃虚寒者:取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均用灸法)。湿热下迫者:取 下脘、合谷、内庭(均用泻法)。脾虚湿盛者:取脾俞、水分(均灸),阴陵泉、公孙(均泻)。脾肾阳虚者:取命门、关元、百会(均灸),肾俞、脾前(均用补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